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石油工業中,隨著多數油田步入三次採油階段,注水開發技術被廣泛應用以維持地層壓力與油井產能。然而,這一過程中油田水的結垢問題日益凸顯,對生產設備和管道造成嚴重影響。2025年,阻垢劑行業呈現出諸多新趨勢,本文將對油田用阻垢劑的研究進展及發展方向進行深入探討。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阻垢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油田水系統在地下儲層、泵頭、採油井井筒以及地面油氣集輸設備管道等多處易發生結垢現象。當地層出現結垢時,會堵塞孔隙,破壞產層結構,降低地層有效滲透率,增加注入井注入壓力,減少地層吸水指數與注入量,最終致使採油效率大幅降低。更為嚴重的是,油水井筒結垢會對油藏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垢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主要包括外界條件改變與外來離子加入。當溫度、壓力變化,水體中溶解鹽類可能因溶解度變化而過飽和,離子以晶體形式析出沉積。外來離子進入水體後,可能與原有離子反應生成新化合物或促使原有離子過飽和,進而引發結垢。目前,關於結垢原因及形成過程的理論主要有流體不配伍理論、熱力學條件變化理論、晶體動力學理論和流體動力學理論。
結垢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溫度方面,一些微溶或難溶性鹽類如碳酸鈣,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而硫酸鋇的溶解度則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壓力降低會增大碳酸鈣、硫酸鈣等多種垢質的結垢傾向,例如管道中壓力下降,碳酸氫鈣溶解度減小,分解生成碳酸鈣,增加結垢可能性。降低 pH 值可使碳酸鈣等部分垢質溶解度增加,減緩結垢。水質礦化度提高,通過鹽效應促進無機鹽溶解,削弱離子間相互作用,減少垢的形成。此外,設備材質的粗糙表面相較於光滑表面,更易形成晶核,促進結垢。
為解決油田結垢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防垢技術。物理防垢技術如電場、磁場和聲波等,通過影響水中離子運動狀態和排列方式,或利用超聲波破壞垢層聯結力來防垢。化學法則是使用阻垢劑,阻垢劑中的活性官能團與結垢陽離子、晶核或晶體結合,削弱其結晶能力。化學阻垢劑通過注入、批次處理、擠壓處理等技術應用於油田生產。化學方法因效益高、易操作、具預防性等優勢,在近海和深水作業以及大規模、連續性油田生產中廣泛應用。
天然高分子阻垢劑:天然高分子聚合物阻垢劑種類多樣,如澱粉、殼聚糖、單寧等。這些聚合物分子含酚羥基、醇羥基、羧酸基團等功能團,能與陽離子或垢晶體作用阻止垢晶體生長。例如,有研究製備的殼聚糖改性阻垢劑共聚物,對碳酸鈣阻垢率達 95.62%,可用於高溫高硬度水體系;還有以羧甲基纖維素為原料製備的硫量子點阻垢劑,在 1.2mg/L 濃度下對 CaSO₄阻垢率達 100%。但此類阻垢劑存在易分解、用量大、阻垢效果不穩定等問題,常需進行改性處理。
磷酸鹽類阻垢劑:含磷阻垢劑分為有機磷酸類和無機磷酸鹽阻垢劑。有研究製備的某些聚醯胺 - 胺樹狀大分子修飾物,在 10mg/L 濃度下,對 CaCO₃和 CaSO₄的抑制率分別為 96.30% 和 95.20%。還有通過一步合成法製備的六甲基膦酸三乙烯四胺鈉等,在 60mg/L 濃度時阻垢率為 94.26%。雖然這類阻垢劑用量少、無毒、成本低,但磷元素易引發土壤和水體富營養化,使用受到限制。
共聚物阻垢劑:共聚物類阻垢劑包括羧酸類、醯胺類和磺酸類共聚物。以衣康酸、丙烯醯胺和丙烯酸鈉為單體合成的共聚物阻垢劑,當單體摩爾比為 0.5:2:1.5,平均分子量為 7712g/mol 時,在 30mg/L 濃度下對 CaCO₃阻垢效率為 84.02%。還有在 PESA 結構中引入磺酸基團合成的無磷無氮三元聚合物,在不同用量下對碳酸鈣、硫酸鈣、磷酸鈣均有良好阻垢效果。該類阻垢劑阻垢性能出色,且在環保和安全方面表現優異,應用前景廣闊。
環境友好型阻垢劑:主要包括聚天冬氨酸、聚環氧琥珀酸及其衍生物。通過特定方法合成的接枝改性聚合物,在 3mg/L 濃度時對 CaSO₄結垢抑制率增加近 60.00%;還有以聚琥珀醯亞胺為原料製備的新型綠色改性聚天冬氨酸阻垢劑,在特定條件下對 CaCO₃和 CaSO₄的阻垢率分別為 94.40% 和 95.49%。這類阻垢劑優勢顯著,符合環保需求。
阻垢劑的阻垢機理較為複雜,通常涉及多種機理。晶格畸變是指阻垢劑吸附在結垢晶體活性位點,扭曲晶體形態,干擾成核過程或速率。分散作用是阻垢劑在水溶液中電離出大量帶負電離子,使垢微晶因同性相斥保持分散,防止聚合成大垢晶體。閾值效應表明阻垢劑濃度超過特定範圍,繼續增加濃度,阻垢效果不再提升,甚至可能降低。螯合作用是阻垢劑分子與地層中的陽離子如 Ca²⁺、Mg²⁺等形成穩定可溶螯合物,降低成垢陽離子與碳酸根、硫酸根離子的碰撞頻率,延長結垢誘導期。再生自解脫膜假說認為阻垢劑分子和金屬陽離子表面形成沉澱膜,膜厚度達到一定值後破裂脫離,阻止垢晶體在金屬表面聚集。
目前,對於油田水結垢的研究多集中在無雜質干擾的結晶過程,對固體顆粒在結垢結晶過程中的作用認知尚不明確,缺乏全面直接證據。研究複雜油田水系統中固體顆粒對結垢的具體影響,有助於深入理解結垢機理,精準控制結垢沉積位置,對油田水處理工藝意義重大。
隨著環保意識增強,開發環境友好型阻垢劑成為重要方向。同時,研發具有多種功能如緩蝕、殺菌等的阻垢劑將受市場青睞。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現代科技手段實現阻垢劑的智能投放和精準控制,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總結而言,油田水結垢問題嚴重影響石油工業生產,阻垢劑在解決這一問題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從油田水結垢的危害、機理及影響因素,到當前常用的各類阻垢劑及其作用機理,再到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可以看到,2025年阻垢劑行業正朝著綠色環保、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邁進。不斷深入研究結垢機理,開發新型高效且環保的阻垢劑,利用先進技術實現精準控制,將為石油工業的高效、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更多阻垢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阻垢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