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占比數據統計分析:應達10%左右

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占比數據統計分析:應達10%左右

2015-11-24 14:08:3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而人們長期以來通用的「天然氣」的定義,是從能量角度出發的狹義定義,是指天然蘊藏於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天然氣作為國家一種重要的能源資源,我國天然氣消費比例是多少呢?具體詳情,請詳見下文小編為你整理的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占比數據統計分析

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占比數據統計分析:應達10%左右

  作為清潔能源中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液化天然氣(LNG)產業正在成為投資熱點。剛剛過去的10月份,中國華電集團先後與BP集團、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旗下蘭亭能源公司(Pavilion Energy)等簽訂LNG長供和貿易協議,成為業內焦點。

  不過,LNG頗受關注並不意味著「路好走」——由於國際油氣價格長期低位徘徊,LNG行業正面臨重重困難,LNG車用市場更是受到重創。此外,面對國內天然氣的管網壟斷和價格控制,民營企業還需面對此輪價格波動中潛在的巨大風險。

  但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的眾多業內人士眼中,LNG仍是下一個能源發展的「風口」。大量的LNG出口與接收基礎設施目前在建,顯示其未來發展趨勢仍將增長。

  中俄將簽訂全球最大LNG項目

  在11月14日召開的「2015年中國氣體清潔能源發展與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表示,我國要大力提高天然氣的消費比重,擴大天然氣的使用規模,力爭2020年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10%左右,2030年天然氣消費占比達15%左右。

  我國的能源發展政策一直對天然氣青睞有加。有數據顯示,天然氣在全球一次能源中消費占比近24%,而我國的天然氣占比僅為5.8%,產業處於成長期,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天然氣的需求潛力巨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氣體清潔能源發展報告2015》顯示,我國自產氣豐富且國內需求旺盛,天然氣供給主要來源於國產天然氣(包括煤層氣、煤制氣及頁岩氣)、進口管道氣及進口LNG這三部分。2014年我國是全球第六大天然氣生產國、第四大天然氣消費國,天然氣產量為1316立方米,較2013年增長15.8%;消費量為1761立方米;全年淨進口天然氣608億立方米,其中進口LNG 1989萬噸(約合278億立方米),占進口天然氣總量的45.72%。

  早在2014年4月,國家發改委就正式頒布了《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和《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明確提出「國家鼓勵、支持各類資本參與投資建設納入統一規劃的天然氣基礎設施」、「允許第三方借用天然氣基礎設施(包括LNG接收站)」,切實推進民企進入國際LNG 貿易。

  其後,進口LNG潮興起,受到了諸多上市公司的青睞。新奧集團、新疆廣匯、長百集團等企業正在及計劃建設LNG接收站。與此同時,民營企業成立運營的LNG交易中心亦層出不窮。

  11月16日,據俄新社報導,中國和俄羅斯計劃在12月就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簽訂合同。這將是全球最大的LNG項目。俄羅斯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董事長米赫爾松聲稱,已與中石油簽署了年供300萬噸的合同。

  LNG加工企業正面臨重重困難

  事實上,作為價格已完全放開的氣源,LNG產業的表現十分市場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郭焦峰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目前國內的LNG加工企業,在170家左右,其年產能為7000萬噸。這些企業將管道氣加工為LNG,其加工成本約為0.5元/立方米。總體來看,在一些頁岩氣、煤層氣以及緻密氣的中西部天然氣資源富集地,由於管道設施相對缺乏,形成了LNG的加工企業。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能源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以進口LNG為主的市場開始勃興,包括現貨、長約、接收站建設等正在成為市場投資熱點。」郭焦峰表示,由於進口LNG的氣源價格已完全放開,在國際油價暴跌的大背景下,進口LNG與管道氣相比,價格優勢明顯。

  近年來,我國LNG進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為608億立方米,比2013年增加7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4%。其中,進口管道氣330億立方米,比2013年增加4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4%;進口LNG 1989萬噸,折合天然氣約278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2%。

  與此同時,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增速一再趨緩。2014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183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9%,增速10年來首次低於兩位數。在被寄予厚望的交通燃料領域,隨著油價下跌,LNG與柴油的價差極小,替代沒有經濟效益,需求停滯。

  市場需求萎縮,LNG出口終端又迎來了集中建設期,全球LNG市場已顯供應過剩。自2014年開始,我國LNG市場開始供大於求,且2015年未有明顯改善。

  在此背景下,以上游管道氣為原料的LNG加工企業正面臨重重困難。

  「通過管道氣加工而成的LNG價格就非常高,與國外直接進口的LNG相比沒有競爭力,所以前景非常渺茫。」郭焦峰表示,而具有價格優勢的進口LNG則會有比較大的前景和競爭力。

  未來極有可能民營化

  儘管LNG產能過剩愈發明顯,經濟性受到低油氣價的蠶食,但業內對LNG行業未來的展望依然樂觀。根據《BP 2035年能源展望》,全球天然氣需求量預計以每年1.9%的增速上漲,到2035年,天然氣日需求量將達到4900億立方英尺。

  「我國天然氣進口會不斷增加,預計到2020年,進口LNG將可達到700億立方米。」郭焦峰指出,他在強調LNG發展前景的同時亦指出,天然氣的市場化,價改只是龍頭,後續還需要其他配套改革的不斷推出,還需要大力推進能源體制改革。更多天然氣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石油天然氣開採行業市場價格專題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國際業務組法律與產品組負責人陸豐表示,目前我國依據天然氣期貨必須具備的交割能力和基礎設施已經在不斷地優化和完善過程之中。市場化改革政策不斷落地,隨著新政策的推進,預期天然氣市場化將在未來幾年獲得更大的改善和提高。

  LNG基金合伙人、雲頂科技聯合創始人、中旖控股投資人劉冰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現在LNG的整體形勢是從供應緊張向階段性供應寬鬆轉變,雲頂科技的誕生恰逢其時。「我們看到 LNG 的未來機會,包括民營油氣進出口權的放開與市場定價權管制的放鬆,以及混合所有制,體制內的資本與體制外的機制相結合。」

  「我認為 LNG是最有可能民營化的能源品種,無論是在股權結構上,還是在勘探、開採之後的每個環節,LNG液化工程有50%是民營,加氣站有68%是民營,氣化廠百分之百是民營,大車司機百分之百民營。這個結構天生具有通過市場手段突破計劃壁壘的動力。」劉冰說。

更多天然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天然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