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中國財務公司協會獲悉,2015年我國224家財務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81.49億元,稅後淨利潤584.08億元,同比增長9.15%。在國有企業收入、利潤「雙降」的背景下,財務公司正在成為企業集團的效益「穩定器」。
財務公司又稱企業「內部銀行」,是我國為促進大型企業集團改革和發展做出的一項重要金融制度安排。由於其不對外吸收存款,僅服務於集團所屬企業,貸款利率一般低於商業銀行水平。據測算,2015年我國財務公司為所屬企業集團節約貸款利息支出高達700億元。
「比如我們在『十二五』期間累計為215家縣級供電公司發放貸款108億元,均執行基準或下浮5%的貸款利率,在積極解決縣級供電企業困難,服務農村電網建設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電力財務公司總經理侯培建說。
而成立僅一年多的中節能財務公司,通過內部資金調劑減少集團對外融資123.5億元,節約財務費用3.67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末,我國財務公司全行業表內外資產規模6.5萬億元,發放貸款餘額1.57萬億元,不良資產率僅0.05%,遠低於銀行平均水平。不過,如何創新業務、提高服務也是未來財務公司面臨的重要挑戰。
「隨著利率市場化,財務公司面對銀行的競爭更為激烈。」上汽財務公司董事、總經理沈根偉表示,必須大膽創新、練好內功,和銀行拼價格、拼服務,並發揮財務公司對企業需求把握得更快更準確的優勢,以取得更好發展。
據沈根偉介紹,上汽財務公司近年針對小微客戶創新多款產品,例如針對中小微汽車銷售商推出無抵押購車融資服務,始終保持零不良率;首創具有「人臉自動識別」功能的遠程面簽系統,為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大量較難從銀行獲得消費貸款的客戶解決了購車難題。2015年,該公司僅521名員工,卻實現淨利潤30億元。
更多財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財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