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我國木糖醇年出口數量僅占國際木糖醇市場15%

我國木糖醇年出口數量僅占國際木糖醇市場15%

2016-12-28 16:58:2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糖醇即具有甜味的多元醇。由於糖醇的甜味與蔗糖非常接近且熱量較低,故自90年代以來糖醇類產品的全球銷量不斷增長。

  世界糖業協會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全球糖醇類產品的總銷售額為19.3億美元,2012年為20.83億美元,2015年這一數字已增至28.74億美元,預計今年糖醇類產品國際市場總銷售額將突破30億美元大關(估計有34億-35億美元)。西方市場分析師認為,國際糖醇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7.9%,這在全球大宗產品市場上屬於較高的增長水平。

我國木糖醇年出口數量僅占國際木糖醇市場15%

  產業發展神速

  經過15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糖醇產業已初具規模。

  麥芽糖醇:近幾年來,麥芽糖醇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暢銷。且國內外需求量在不斷上升。我國雖然很早就開始生成麥芽糖醇但年產量僅千噸左右。從2005年以來我國麥芽糖醇生產開始進入快車道。截至2015年底,我國麥芽糖醇總產能接近8萬噸(實際產量在6萬噸左右)。

  赤蘚糖醇:赤蘚糖醇是日本廠商在20世紀90年代末首先開發上市的一隻功能性糖醇類新產品,因其口感和甜度非常接近白糖,但熱量僅為白糖的1/10,此外,其還具抗氧化,保護肝臟和心血管等多種保健作用,故赤蘚糖醇上市後很快就受到國際市場的歡迎。

  最早掌握赤蘚糖醇生產核心技術的日本廠商自然成為國際赤蘚糖醇市場的領先者。但由於赤蘚糖醇的生產工藝並不複雜,故該產品很快被歐美糖醇生產商仿製生產並超越,赤蘚糖醇的全球總產量隨之飛速上升,目前該產品的全球總產量已突破10萬噸大關。

  日本赤蘚糖醇產量約占國際市場的55%,其餘產量則為包括歐美國家和中國等國家所貢獻。

  我國雖然在2004年才開始試製赤蘚糖醇但進步神速,目前已形成年產1萬~1.5萬噸的生產規模。

  國內最大赤蘚糖醇生產商為保齡寶公司(年產赤蘚糖醇5000噸以上)和天津歐勞福林公司(年產赤蘚糖醇約2000噸左右)。此外,河南、山東等省則有多家小型企業也在生產赤蘚糖醇產品(食品級)。如果加上這些小型企業的產量,我國赤蘚糖醇年產量肯定突破2萬噸。

  在國外,赤蘚糖醇已被代替糖精鈉等傳統藥品矯味劑用於苦味藥物的矯味,此外,國外廠商還利用赤蘚糖醇作為藥品賦形劑,以代替傳統的玉米澱粉類賦形劑,故赤蘚糖醇具有巨大醫藥工業應用潛力。

  由於我國赤蘚糖醇市場尚未真正打開,故業內人士預測:如果赤蘚糖醇能為國內眾多製劑廠商認識和應用,則今後幾年,我國赤蘚糖醇市場容量將達4萬~5萬噸或更多(因為赤蘚糖醇的甜味近似於白糖,故在食品飲料行業潛力更加巨大)。

  木糖醇:木糖醇為國際市場上深受歡迎的另一隻糖醇產品。直至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木糖醇總產量僅1萬噸,而去年這一數字已突破5萬噸大關。

  2016-2021年中國木糖醇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木糖醇還是我國優勢出口糖醇類產品之一,其年出口量僅次于山梨醇。據介紹,木糖醇以玉米芯為起始原料,經酸解和氫化等工藝合成,故來源易得,工藝也不算複雜。據國內消息來源,2003年,我國木糖醇年產量已達2.3萬噸,經十多年的穩步增長,2015年,我國木糖醇總產量已突破10萬噸大關並成為世界主要木糖醇生產國和出口國,打破了芬蘭、俄羅斯等歐洲廠商對國際木糖醇市場的壟斷。

  由於木糖醇最大用途是用於代替蔗糖或其它甜味劑用於生產口香糖、冰淇淋等大眾食品,故國際市場對木糖醇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據國際糖業協會報導,去年全球木糖醇總銷量已達25萬噸,而我國木糖醇年出口數量僅占國際木糖醇市場的15%,故出口前景看好。西方分析人士預測:國際木糖醇市場將保持7%~8%的年增長率水平。

更多木糖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木糖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