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碳酸鋰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碳酸鋰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碳酸鋰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碳酸鋰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碳酸鋰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碳酸鋰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碳酸鋰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碳酸鋰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碳酸鋰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碳酸鋰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供給端雖有減產擾動,但對價格的影響邊際明顯走弱,此前市場期待的金九銀十下游大量補庫的預期目前來看也並未明顯出現,當下在產業競爭壓力巨大且下游已對鋰鹽過剩的預期形成一致,導致採購原料的策略相對謹慎,因此在行業需求反轉之前,下游維持低庫存和按需採購謹慎補庫將成為常態化。整體供應端目前沒有見到明顯降速,隨著旺季逐漸轉弱,需求端表現再現面臨考驗,庫存維持在12萬噸左右,去化不明顯,價格缺乏向上驅動,注意下方成本考驗。(申銀萬國期貨)
9月19日晚,新華基金電力設備及新能源研究員李業彬在做客中國證券報「中證點金匯」直播間時表示,當前碳酸鋰價格已經回到較低的水平,接近部分鋰礦的成本線,產能擴張速度已明顯放緩,隨著國內外相關礦產資源關停,碳酸鋰價格繼續下行的空間已經不大,不會出現類似過去一年多的急劇下降。(中證報)
自5月份價格進入下行通道的碳酸鋰,在8月跌破8萬元/噸關口,近3個月跌幅已超過30%。現貨市場上,碳酸鋰價格近日持續處於80000元/噸下方。對於碳酸鋰後續市場走勢,光大期貨研究所有色金屬總監展大鵬認為,目前碳酸鋰供應端國內生產降速暫不明顯,海外進口資源和鋰鹽方面有所放緩,然整體仍維持較高的供應水平。需求端,淡季壓力下,正極材料排產環比預計小幅下降,疊加客供比例較高,採購需求驅弱。卓創資訊分析師韓敏華預計,8月國內碳酸鋰現貨市場供需矛盾預計依舊存在,市場價格偏弱運行機率偏大。(證券時報)
近期,碳酸鋰期貨持續下跌。截至7月30日收盤,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報81150元/噸,跌4.19%,盤中最低觸及80700元/噸,逼近80000元/噸,再次刷新該合約2023年11月15日上市以來新低。正信期貨分析師張重洋表示,近期,碳酸鋰期貨價格加速下跌,由8月下游排產數據偏弱、礦價下跌及上游減產不及預期等多重因素導致,7月底倉單的集中註銷和高企的庫存也對現貨價格形成壓制,市場悲觀情緒蔓延。 展望後市,張重洋表示,碳酸鋰期貨價格在80000元/噸附近存在一定的成本支撐,價格跌至當前位置後,繼續向下空間有限,空單或可考慮逢低止盈。(中證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