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iPhone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iPhone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iPhone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iPhone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iPhone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iPhone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iPhone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iPhone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iPhone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iPhone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摩根大通援引Wave7 Research在10月至11月間對美國各運營商銷售趨勢的調查稱,蘋果 iPhone 16周期的平均份額與iPhone 15相比繼續按年下降。儘管人們預期蘋果人工智慧功能將成為推動升級周期的關鍵因素,但消費者對該功能的認知度較低可能是導致銷售勢頭疲軟的主要原因。iPhone 16 Pro Max在所有運營商中銷量領先,而Plus的份額最低。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稱,有些人期望iPhone出貨量能在短期內因為Apple Intelligence而有戲劇性的推升,但從消費電子過去20餘年的歷史來看,僅憑軟體或服務的升級就可以顯著推升硬體出貨量的例子非常、非常的罕見。
Piper Sandler表示,美國電信運營商T-Mobile、Verizon和AT&T最近的評論表明,蘋果iPhone 16的升級周期將放緩,消費者持有一款手機的時間更長了。Piper Sandler重申預計下半年iPhone 16不會出現「超級周期」。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發文指出,iPhone 16系列組裝訂單幾乎沒有變動,供應商被要求在十一長假期間不休假繼續生產兩款Pro系列,意味著兩款Pro機型的需求至今大致符合預期;部分零組件有略砍11月中旬後的訂單 (主要是16標準版與16 Plus),但幅度小於3-5%,基本上可忽略。下一個觀察重點是Apple Intelligence在10月下旬上線後,對美國市場需求/出貨的影響。
郭明錤稱,iPhone 16的出貨情況顯示,組裝訂單幾乎沒有變動。供應商被要求在中國十一長假期間繼續生產兩款Pro系列機型,表明需求符合預期。部分零組件的訂單在11月中旬後略有減少,主要影響16標準版和16 Plus,但幅度小於3-5%,影響不大。
鴻海第三季度收入增長加速維持反彈,因為推動人工智慧開發的伺服器的需求抵消了智慧型手機銷售的疲軟。蘋果公司富士康的主要製造合作夥伴富士康公布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銷售額,數據顯示同比增長20.2%至1.85萬億元台幣579億美元。彭博分析師平均預測為1.78萬億元台幣。該公司表示第三季度銷售數字創同期紀錄,並超出了自己的增長預期,但沒有具體說明估計數字。在第二季度銷售額增長19%,是這家公司自2023年初以來首次實現收入增長。富士康的銷售得益於伺服器供應業務的增長——英偉達的AI晶片。該公司在8月份表示預計今年餘下時間的收入將增長。該公司股價到2024年將上漲逾85%。
長期以來看漲科技股的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Wedbush Securities表示,儘管存在一些相對負面的擔憂因素,但該機構堅稱iPhone 16系列首周銷量似乎對於蘋果公司的業績增長來說非常樂觀,並表示新一代iPhone首周銷量數據乃蘋果股價新一輪上漲曲線的「開端」。Wedbush資深分析師丹·艾夫斯維持對蘋果股票的「跑贏大盤」評級以及高達300美元的12個月內目標價。在周一美股盤前交易中,蘋果股價變化不大,截至發稿盤前小幅跌0.53%至226.980美元。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iPhone 16系列在首周末預購銷量預估約3700萬部,較去年iPhone 15系列首周末銷量同比減少約12.7%,關鍵在於iPhone 16 Pro系列低於預期。郭明錤指出,iPhone 16 Pro系列出貨時間顯著低於15 Pro系列,除預購前備貨量增加外,從首周末銷量同比減少來看,關鍵還是在於需求低於預期。iPhone 16 Pro Max預購前的備貨量顯著同比增長原因為潛望鏡相機生產良率改善,與蘋果樂觀看待該機型需求所致。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根據最新的供應鏈調查與Apple官方網頁的預購結果,得到以下iPhone 16首周末預購各機型關鍵數據,包括首周末預購銷量、平均等待出貨時間與預購前備貨量推估。iPhone 16系列在首周末預購銷量預估約3,700萬部,較去年15系列首周末銷量同比減少約12.7%。iPhone 16 Pro系列需求低於預期的可能關鍵之一,是最大賣點的Apple Intelligence無法隨著iPhone 16發售一起上市。此外,中國市場激烈競爭仍持續影響iPhone需求。雖iPhone 16 Pro系列首周末預購銷售同比減少,但供應鏈的生產計畫在短期內應不會有太大改變。若四季度的Apple Intelligence發布與旺季促銷對iPhone 16出貨量幫助有限,我相信Apple在2025年會有更激進的iPhone產品策略以提振需求。
蘋果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發文稱,初步跡象表明,iPhone 16系列預購後的交貨時間比iPhone 15 Pro Max和Vision Pro短。更準確的情況需待預購開始24小時後查證。據悉,Vision Pro預購開始24小時後距正式交貨時間為5-7周,iPhone 15 Pro Max的交貨時間則為6-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