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行業投資分析報告是針對某個投資主體在老年人行業的投資行為,就其產品方案、技術方案、管理、市場以及投入產出預期進行分析和選擇的一個過程。 在各個投資領域中,為降低投資者的投資失誤和風險,每一項投資活動都必須經過認真、嚴密的考量與論證。老年人投資分析報告正是利用各種分析評價的理論和方法,利用豐富的資料和數據,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對老年人行業投資行為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評價。進行投資分析的目的是通過對老年人行業投資項目的技術、產品、市場、財務等方面的分析和評價,並通過預期的投資收益以及相關的投資風險有多大,進而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對投資者而言,老年人行業投資分析報告是一個投資決策的輔助工具,它可為投資者或決策層提供一個全面、系統、客觀的綜合分析平台。
老年人投資分析報告主要內容包括,行業內涵簡介、行業發展環境分析、行業供需現狀分析、行業經濟運行分析、行業相關產業分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行業區域市場分析、行業細分市場分析、行業競爭主體分析、行業市場銷售策略分析、行業市場前景評估、行業市場風險評估、行業區域市場投資機會分析、行業細分市場投資機會分析等。
老年人行業投資分析報告是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的重要依據,其要求在了解自身投資行為的基礎上,對老年人行業背景、老年人行業宏觀發展環境、微觀發展環境、相關產業、地理位置、資源和能力、SWOT、市場詳細情況、銷售策略、財務詳細評價、項目價值估算等進行分析研究,更能反映投資行為的前景與價值性,得出更科學、更客觀的結論。
10月29日,天貓健康聯合北京聽力協會、索諾瓦集團發布《中國老年人群聽力損失與助聽器應用調研》(下稱「調研」)。調研對中國老年聽力健康問題、誘因與干預措施、耳聾導致老年自閉現象等進行了詳盡分析。 調研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損失的風險將顯著增加。40歲以後,聽力會以平均每年1.5分貝的速度下降,而65歲以上老年人約1/3存在中度以上聽力損失。 言語交流能力下降、情感與社交能力下降、阿爾茲海默病、避險能力下降等,這些都是老年人聽力損失帶來的危害。24%的老年聽力損失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精神問題。伴有輕、中、重度聽力損失的老年人,阿爾茲海默病患病率分別是聽力正常老年人的2倍、3倍和5倍。 調研指出,目前老年人聽力干預的主流方案有藥物、助聽器、人工耳蝸等,對於中度及以上老年性聽力損失患者,驗配助聽器是非常有效的干預手段。(中證網)
「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富礦』。」7月6日,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在第三屆中國保險養老融合與發展論壇上談及發展銀髮經濟時表示。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超2.96億。如何應對老齡化挑戰,增進老年人福祉。「養老是當下最重要的民生之一。」姚景源指出,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第一個聚焦銀髮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加強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大力發展銀髮經濟」,這意味著養老問題、銀髮經濟問題擺在了重要位置。「有人把老年人當成包袱、當成負擔,這是不對的。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富礦』。我們要努力發掘,『礦』要挖出來才能變成財富。」他說。(中新網)
在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壽集團副董事長、總裁蔡希良表示,到2035年,銀髮經濟市場規模有35萬億,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老年人有沒有錢消費,敢不敢消費對釋放銀髮經濟潛力十分關鍵。中央部署養老金融大文章,提出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主要是解決養老金融和養老金儲備不足和養老風險保障不足的問題。不同於儲蓄、理財、基金等傳統金融產品,養老金融應該具備長期積累、跨期支付和保值增值的功能。因此他建議,優化養老金融政策體系,提升第二、第三支柱吸引力;促進養老金融與養老產業的高效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