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報告主要是分析蘋果行業內領先競爭企業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主要的分析點包括:
1)蘋果行業重點企業產品分析。包括企業的產品類別、產品檔次、產品技術、主要下游應用行業、產品優勢等。
2)蘋果行業重點企業業務狀況。一般採用BCG矩陣分析方法,通過BCG矩陣分析出蘋果在該企業中屬於哪種業務類型。
3)蘋果行業重點企業財務狀況。分析點主要包括該企業的收入情況、利潤情況、資產負債情況等;同時還包括該企業的發展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
4)蘋果行業重點企業市場占有率分析。主要是調查統計分析各個企業該業務占蘋果行業的收入比重。
5)蘋果行業重點企業競爭力分析。通常採用SWOT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
6)蘋果行業重點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策略分析。包括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研發動向、競爭策略、投融資方向等進行分析。
蘋果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報告有助於客戶了解競爭對手發展以及認清自身競爭地位。客戶在確立了重要的競爭對手以後,就需要對每一個競爭對手做出儘可能深入、詳細的分析,揭示出每個競爭對手的長遠目標、基本假設、現行戰略和能力,並判斷其行動的基本輪廓,特別是競爭對手對行業變化,以及當受到競爭對手威脅時可能做出的反應。
有猜測稱蘋果公司計劃斥資10億美元購買英偉達的GB300 NVL72產品。對此,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這不會在「短期內」提升蘋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郭明錤指出,該訂單規模「太小了」,並將其與Meta Platforms近期的舉措進行了對比。預計Meta在2025年將採購130萬個GPU,這大約是傳言中蘋果採購規模的70倍。郭明錤還補充道,由於Meta專注於開發大語言模型的人工智慧伺服器,致力於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服務效率,蘋果在這一領域可能有所欠缺。
第8名谷歌A類股收高0.20%,成交83.23億美元。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31日發布消息稱,已於26日指定對美國谷歌、美國蘋果、iTunes(東京)3家企業適用限制IT巨頭壟斷智慧型手機APP市場的新法。該新法是《智慧型手機特定軟體競爭促進法》,去年6月獲得通過,到12月將全面施行。委員會正在研究具體的運用內容。適用標準為國內用戶月均4000萬人以上。委員會根據企業方面的申報進行了詳細調查。(環球市場播報)
蘋果正在人工智慧(AI)方向投入越來越多的精力。近期有媒體稱,蘋果可能正在考慮一項數百億美元的交易,來提升其在AI領域的競爭力,而標的則是OpenAI前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所創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該團隊匯聚了超過30名來自OpenAI、Meta和Google DeepMind的頂尖專家,專注於開發多模態AI模型。
知情人士周二透露,蘋果公司通過調整iPhone瀏覽器選項以遵守歐盟《數字市場法案》(DMA),有望避免因此面臨的潛在罰款和整改令。歐盟委員會預計將於下周初結束這項自去年3月啟動的調查。此前監管機構認為,蘋果的瀏覽器界面設計可能阻礙用戶轉向競爭對手產品。
3月6日,跟蹤蘋果產業鏈多年的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布蘋果首款摺疊iPhone預測。他表示,初代摺疊iPhone預計售價在2000-2500美元以上;最終規格在2Q25定案,3Q25正式開案,預計在4Q26量產。摺疊iPhone 2代預計在2H27量產。硬體規格方面,初代產品Touch ID以側邊按鍵的形式回歸,預期沒有Face ID;採用左右折設計,配備約7.8英寸內螢幕(無摺痕)與約5.5英寸外螢幕;摺疊後厚度約9–9.5mm,打開厚度約4.5–4.8mm;軸承采複合材質,包括不鏽鋼跟鈦合金。機殼材質為鈦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