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報告標籤 >> 2025年新藥重點企業

2025年新藥重點企業

中國報告大廳 (www.chinabgao.com) 字號:T|T

  新藥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報告主要是分析新藥行業內領先競爭企業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主要的分析點包括:
  1)新藥行業重點企業產品分析。包括企業的產品類別、產品檔次、產品技術、主要下游應用行業、產品優勢等。
  2)新藥行業重點企業業務狀況。一般採用BCG矩陣分析方法,通過BCG矩陣分析出新藥在該企業中屬於哪種業務類型。
  3)新藥行業重點企業財務狀況。分析點主要包括該企業的收入情況、利潤情況、資產負債情況等;同時還包括該企業的發展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
  4)新藥行業重點企業市場占有率分析。主要是調查統計分析各個企業該業務占新藥行業的收入比重。
  5)新藥行業重點企業競爭力分析。通常採用SWOT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
  6)新藥行業重點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策略分析。包括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研發動向、競爭策略、投融資方向等進行分析。

  新藥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報告有助於客戶了解競爭對手發展以及認清自身競爭地位。客戶在確立了重要的競爭對手以後,就需要對每一個競爭對手做出儘可能深入、詳細的分析,揭示出每個競爭對手的長遠目標、基本假設、現行戰略和能力,並判斷其行動的基本輪廓,特別是競爭對手對行業變化,以及當受到競爭對手威脅時可能做出的反應。

延伸閱讀

華福證券陳鐵林:創新藥正向1-10國際化快速發展 可結構性超配(20250826/21:51)

在華福證券2025年秋季經濟與投資策略會上,華福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醫藥首席分析師陳鐵林分析,2015年之後獲批的創新藥物在2024年整體藥品市場的份額已達10%,創新藥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化價值正在逐步釋放。從產業趨勢來看,國內創新藥正在走向1-10國際化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未來中國創新藥出海交易仍然值得期待。從藥品研發周期的角度來看,未來10-50-100的過程才是中國創新藥崛起真正驗證和兌現的收穫期。中國創新藥在ADC、雙抗、細胞療法等領域在研管線已位居全球首位,ADC和雙抗仍是出海重點方向。配置方面,陳鐵林建議醫藥板塊可超配,但結構性超配。

華泰證券:AI鏈、創新藥、軍工、大金融仍是戰略配置重點(20250825/07:50)

華泰證券指出,上周市場創新高,充裕流動性仍是行情的主要基底,我們強調:1)短期來看,判斷市場頂部的意義和勝率都不算高,配置上應保持倉位、順勢擇線、適度內部高低切換;2)節奏上後續即便出現調整,幅度也不會太深,市場進入上行趨勢的共識在逐步增強。過往看國內基本面、國內流動性、海外流動性三者改善是市場步入上行趨勢的關鍵三支柱,當前三個因素都在匯聚積極變化,從量變到質變需要時間,蓄勢充分後期行情才有望走的更遠。配置上,AI鏈、創新藥、軍工、大金融仍是戰略配置重點,內部適度高切低。

招商策略:對港股市場保持樂觀態度 配置時建議先創新藥再網際網路最後新消費(20250822/12:08)

招商策略認為,展望後市,仍然對港股市場保持樂觀態度。截至目前數據,港股中報盈利向好,業績預喜率創三年來新高,「新經濟」含量更高的港股盈利或先於A股持續改善。在前幾次牛市中港股指數高度略遜於A股,所以在本輪配置時,建議聚焦與A股存在差異化的方向,節奏上建議先創新藥(流動性寬鬆+BD數據持續向好),再網際網路(外賣大戰拐點出現),最後新消費(宏觀經濟與盈利拐點出現)。

華泰證券:AI鏈、創新藥、軍工、大金融仍是戰略配置重點(20250818/08:04)

華泰證券指出,上周A股放量創新高,交易型資金延續活躍,股市流動性充裕仍是行情的主要驅動。第一,金融數據看,實體信貸與M1同比分化,傳統行業β整體不強,存款數據體現居民資金入市跡象,如果股市能夠形成持續的賺錢效應,活期化的存款是未來的潛在增量之一。第二,現階段的居民資金入市或以存量資金加槓桿為主,體現為槓桿資金活躍度持續創階段性新高的同時新增開戶數、公募新發份額、私募備案數量改善但斜率有限,ETF近1月整體淨流出且行業分化加劇。第三,外資和險資亦是值得關注的潛在增量資金,近期活躍度均有所上升。市場趨勢偏強, 建議保持偏高倉位。配置上,AI鏈、創新藥、軍工、大金融仍是戰略配置重點,內部適度高切低,如AI內部關注國產算力、AI應用,醫藥內部關注外需型CDMO。

中信證券:建議聚焦創新藥、資源、通信、軍工和遊戲五大強勢行業(20250817/17:51)

中信證券研報稱,市場賺錢效應持續積累,情緒難降溫,增量流動性趨勢還會持續。考慮到宏觀因素的複雜性,依然建議聚焦創新藥、資源、通信、軍工和遊戲五大強勢行業。建議聚焦在具有強產業趨勢的五大行業中,更加聚焦於有真實業績兌現度的子行業,而不是靠情緒和意識流擴散。如果用ETF去表達,上述五大強勢行業對應的是有色ETF和稀有金屬ETF(聚焦稀土和能源金屬)、恒生創新藥ETF(聚焦在大的製藥公司而非小盤股炒作)、5G通信ETF(聚焦在光模塊和伺服器)、遊戲ETF和軍工龍頭ETF。中長期視角,重點提示關注供給在內、需求增長在外,中國已經或有希望有持續定價能力的行業,從短期的利潤兌現度的角度來看,建議關注稀土、鈷、磷化工、農藥、氟化工、光伏逆變器等方向,如果用ETF去表達,可以考慮化工ETF。

中康科技吳瀚:全球創新藥將形成中美比肩的兩極格局(20250817/09:01)

8月17日上午消息,第十八屆健康產業(國際)生態大會(簡稱「西普會」)於8月16日至2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在開幕式上,中康科技董事長吳瀚發表演講。 吳瀚談到,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應用對創新藥研發效率提升、疾病精準診療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帶來根本性改變,將重塑健康產業發展範式。此外,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突破促使中國10年內成為創新藥主要策源地,全球創新藥將形成中美比肩的兩極格局。(睿見)

國金證券:中國創新藥處於創新成果兌現初期,腫瘤領域繼續關注兩大方向(20250814/08:27)

國金證券發文稱,中國創新藥正在崛起,處於創新成果兌現初期;後續獨立開發成功與發生BD授權交易出大單品的機會依然較大。腫瘤領域,繼續關注兩大方向:①看ADC(抗體偶聯藥物)的多維度疊代,靶點、抗體結構與毒素組合的創新:②看免疫療法的分子構件的組合變換與空間結構的創新,將會有ICI、TAA、細胞因子以及TME相關趨化因子的嶄新組合實現突破。我們關注下一重磅單品可能誕生的TCE(T細胞銜接器)、其他雙抗/多抗、創新ADC等細分賽道及其臨床領先企業。

中信證券:長期堅定看好創新藥板塊(20250810/17:14)

中信證券研報稱,國家醫保局首次公開確認制定「新上市藥品首發價格機制」,「新上市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推出後將給予高質量創新藥更高的定價自由度、效率更高的掛網流程以及更長的首發價格穩定周期。新靶點/新機制的高質量創新藥研發產商有望迎來更快的現金流回報,創新藥企業有望持續享受到監管政策在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支持差異化創新等方向的全鏈條支持。2025年以來醫藥政策環境向好,全面支持創新藥發展。建議橫向維度上,下半年圍繞創新驅動和國際化+自主可控+院外營銷模式改革三個領域進行布局,尤其是最具貝塔效應的創新藥領域。長期堅定看好創新藥板塊,持續建議關注創新藥領域的核心標的。

中信證券:目前重點關注的依然聚焦在AI、創新藥、資源、恆科以及科創板(20250803/16:10)

中信證券研報稱,行情的定位決定了主導資金的行為,資金的行為決定了上漲的行業結構及模式。歷史上增量流動性驅動的行情中,領漲行業大都是持續集中,而不是高切低輪動;背後的本質是資金對效率的追逐,更傾向於高共識品種,而非在低位品種里「蹲變化」。7月的行情演繹也驗證了這一點,行業逐步向趨勢性品種聚焦,而高切低模式效率偏低;近期增量流動性邊際上有所放緩,行情需要降溫才能行穩致遠。目前我們重點關注的依然聚焦在AI、創新藥、資源、恆科以及科創板。

中信建投:繼續看好創新藥和高壁壘仿製藥(20250722/07:57)

中信建投研報表示,國家醫保局堅持集采與醫保談判常態化推進、促進醫保基金「騰籠換鳥」的同時,在集采端優化品種遴選以及報量、競價規則,有助於科學引導企業從「低價競爭」往「質量競爭+成本控制+合理利潤」的方向轉變,進而促進國內仿製藥市場生態圈健康發展,更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眾的用藥需求。看好具有嚴格質量體系、具有規模成本優勢、獲得臨床認可和廣泛使用的產品在集采中維持甚至擴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創新藥持續獲得政策支持,2024年醫保談判中創新藥成功率超90%,國產占比達70%以上,商保政策陸續出台,為創新藥支付端提供增量可能;《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對創新藥從研發到支付全過程進行頂層設計。同時國內創新藥企業國際化競爭力持續提升,新技術推動行業快速發展,未來繼續看好相關創新藥及製藥企業。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定製需求

姓名:
郵箱:
手機或電話:
備註: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