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始建於1910年,國家三級甲等醫院,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腎移植、斷趾再植、連頭嬰分離手術及第三代試管嬰兒誕生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山一院)地處廣東省省會廣州市,是國家重點大學中山大學附屬醫院中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附屬醫院,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醫院之一。醫院始建於1910年,前身為廣東公醫醫學專門學校附設公醫院,歷經百年滄桑磨礪,2001年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現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和國家愛嬰醫院,由院本部、東院組成(院本部位於廣州市中心越秀區,東院位於廣州市東部黃埔區中心地帶),是華南地區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我國和東南亞一帶久負盛名。 技術力量雄厚,醫療成就卓著
醫院現有職工5869人,正高職稱277人,副高職稱513人、中級職稱1158人;年門急診量突破490萬人次,開放病床2850張,年住院手術人數達7.18 萬人次,出院人次達10.61萬人次,病床使用率達95%以上,直接服務病人的範圍從廣州、廣東走向華南地區,並輻射全國、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長期以來,醫院充分發揮醫療技術力量雄厚的優勢,不斷採用各種新技術成功診斷、治療和搶救了許多危重、疑難和罕見病例,如:成功開展國內首例腎移植手術、首例斷趾再植手術;成功實施世界第八例、中國第一例連體嬰分離手術;成功實現國內首例第三代試管嬰兒的誕生;成功施行三足嬰矯正手術、全國首例連頭嬰分離手術(被評為2001年中國衛生界十件大事之一);成功實施亞洲首例肝腎聯合移植手術、首例多器官移植手術(被評為2004中國醫藥科技十大新聞之一);成功實施國內首例、世界罕見胸腹主動脈瘤、升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腔內治療手術;成功開展全球首例異基因臍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術;成功施行國內首例最小年齡心肺聯合移植手術、國內首例母子親體小腸移植術、國內首例在心跳不停的情況下切開心房取出癌栓術、國內首例雙胎輸血綜合徵宮內治療術;成功救治華南地區首例、國內罕見巨大頜骨腫瘤患者;成功開展DBS手術治療帕金森病,達國際先進水平;成功發現全國首例 A型胰島素抵抗綜合徵;成功施行世界上年齡最小幼兒(17月)巨大腹主動脈瘤術;成功實施華南地區首例成人右半肝活體肝移植手術、親屬活體雙肝移植術、國內首例保留胰腺器官簇移植術等,這些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為我國醫療界填補了許多空白。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評審發布的2013年度最佳醫院排行榜(綜合)中,醫院位於全國前10名;在北京大學於2015年5月發布的中國最佳臨床學科評估排行榜(共19個專科)中,我院14個專科進入前15名,數量位列廣東第一、全國第四。
醫院是中山大學最大的臨床教學基地,承擔醫學本科40 %以上的臨床教學任務及大量的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任務;代管中山大學麻醉學系、檢驗學系、影像醫學系、康復運動醫學系等 4個醫學專業,對口管理澳門鏡湖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江門市人民醫院等11個校外臨床教學基地。擁有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在職博士生導師155人,碩士生導師274人(其中基地醫院碩導39人)。近十年獲評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梁力健)、寶鋼優秀教師5人、南粵優秀教師6人,省級名師 2人。每年聘請國內外知名大學客座教授、特聘教授80多名。在院研究生900多人,每年招收博士生約100人、碩士生約200人,其中部分為港澳台地區及外國留學生。醫院目前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外科學),精品共享課國家級2門(外科學和放射影像診斷學)、省級 8門(病理學、內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康復醫學、耳鼻咽喉科學、婦產科學和膚性病學)、校級3門(臨床麻醉學、骨骼肌肉系統物理治療學和麻醉學)。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1個,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基地 28個、診療技術培訓基地13個、進修基地13個,廣東省專科醫師培訓基地3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4個、診療技術培訓基地2個;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及香港外科學院培訓基地1個;年均承辦國家級和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30多項,每年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生近1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