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集成電路市場持續增長背景下,中國正加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據權威預測顯示,到2025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規模將達3.1萬億元,其中上海作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整、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其產業集聚效應與政策創新正在吸引國際資本加速布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3月25日開幕的2025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主辦方圍繞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設計了19條特色考察線路。活動周通過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向國際投資者展現了上海深厚的產業基礎與未來發展規劃。數據顯示,臨港新片區作為上海市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布局的核心承載區,已形成涵蓋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裝備材料的完整產業鏈。
3月28日,包括多家日本企業在內的重要投資者走訪了臨港新片區。參訪團重點調研了滴水雲廳和特斯拉中心等標誌性項目,重點關注當地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區位優勢與產業生態。值得注意的是,參與此次調研的日企多為半導體設備製造細分領域領先企業,其業務範圍覆蓋真空泵、薄膜沉積設備等關鍵環節,這類企業在臨港的集聚將有效補強本地產業鏈短板。
臨港新片區通過產城融合規劃持續完善產業配套體系。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域內已形成"研發製造應用"協同發展的創新生態,並通過人才引進新政提升產業集聚度。根據最新政策,企業可自主認定核心人才享受落戶優惠,同時政府正運用AI技術優化惠企政策查詢系統,確保企業精準匹配扶持措施。
總結來看,臨港新片區憑藉其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先發優勢與制度創新,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隨著跨國企業加速布局和本地產業鏈的持續完善,上海正在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為2025年實現萬億級市場目標提供堅實支撐。這種以生態化發展為核心的招商策略,不僅強化了區域經濟競爭力,更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突破技術瓶頸注入新動能。
更多集成電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集成電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