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預計到2025年,廣東省將建成覆蓋教育、醫療等六大核心領域的100個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及500項應用案例,推動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和產業扶持政策,力爭形成千億元規模的創新生態集群。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廣東省以「人工智慧+」戰略為引領,加速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產業的協同創新。2023年4月啟動的新一輪政策舉措中,政府系統性布局應用場景建設、供需對接機制及標杆培育計劃,旨在突破技術落地瓶頸,打造全國領先的全鏈條應用生態體系。
廣東省正制定專項實施方案,重點在教育、醫療、交通等六個民生與經濟重點領域推進人工智慧創新應用。計劃到2025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和500項標杆案例,並同步制定可推廣的行業標準規範。首批應用場景清單將於近期發布,明確各領域技術落地路徑及實施要點,為全省提供清晰的應用指南。
政府將聯合教育、醫療等主管部門建立常態化供需對接機制,按行業分類舉辦專項交流活動,促進人工智慧企業與傳統行業的高效溝通。通過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動技術需求方快速匹配適配解決方案,實現技術供給端與產業應用端的精準銜接。
為激發創新活力,廣東省將實施階梯式激勵政策,在工業製造領域每年遴選10個「人工智慧+新型工業化」標杆案例。每個入選項目可獲得最高800萬元資金支持,並通過典型案例推廣帶動產業鏈協同升級。
依託省級產業資源,聯合人社部門與行業協會共同舉辦人工智慧創新創業大賽。通過競賽挖掘優秀技術團隊和創新產品,加速成果轉化落地,構建「技術研發場景驗證商業轉化」的全周期培育鏈條。
上述政策組合拳聚焦破解人工智慧產業化過程中的關鍵痛點,既通過頂層設計明確發展方向,又以市場化機制激發產業動能。預計到2025年,廣東省將形成覆蓋技術攻關、場景應用、生態建設的完整創新體系,在全國率先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集群。這些舉措不僅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更為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千行百業提供了可複製推廣的經驗範式。
更多人工智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