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建設目標及應用場景的數據分析)
在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背景下,5G技術已成為推動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作為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重要省份,山西正通過系統性布局5G基礎設施與工業場景融合,計劃到2025年新增6000個5G基站,並同步構建覆蓋製造業全鏈條的數位化生態體系。這一戰略舉措不僅將加速區域通信網絡疊代,更將為傳統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山西省明確要求"十四五"期間新建5G基站6000個,2023年即啟動首輪規模化部署,年內計劃完成6000個基站的物理覆蓋與虛擬專網建設。通過實施"村村通5G工程"和超前部署5GA網絡架構,預計到2025年全省5G用戶規模將突破2500萬戶。該基礎設施網絡將成為支撐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運行、數據實時傳輸及邊緣計算的重要基石。
依託密集的5G基站布局,山西省規劃培育10家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重點覆蓋能源、裝備製造等支柱產業。通過5G專網與工業設備的深度連接,實現生產流程數位化重構:在採礦領域構建遠程操控系統,在鋼鐵行業部署質量檢測AI模型,在化工園區建立環境監測預警網絡。每個場景都需要高密度的5G基站支撐海量數據採集與超低時延傳輸。
為加速技術轉化,山西省將建設"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集群作為戰略重點。通過基站資源與算力中心協同布局,在重點產業園區部署邊緣計算節點,形成"基站終端平台"的閉環系統。計劃到2024年建成200個行業專用5G虛擬專網,推動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產業率先實現設備聯網率80%以上的目標。
在強化生產領域賦能的同時,山西同步推進5G技術向公共服務滲透。通過教育醫療領域的5G專網覆蓋,遠程診療系統可接入全省90%縣級醫院;智慧農業項目利用基站物聯網模組實現農產品溯源;文旅產業藉助VR直播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預計2025年將形成超過30個典型民生服務應用場景。
總結:
山西省通過"新基建+新應用"雙輪驅動,以6000個5G基站為支點構建起橫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的數位化網絡。這種立體化布局不僅滿足了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技術需求,更創造了超萬億規模的產業融合市場空間。隨著2025年建設目標的逐步達成,山西有望成為全國資源型地區數字經濟轉型的標杆樣本,其經驗將為其他省份提供可複製的"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範式。
更多5G基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5G基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