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紡織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與機遇。尤溪縣作為「中國革基布名城」「中國混紡紗名城」「省級紡織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其紡織產業不僅是當地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也是全國紡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尤溪紡織行業通過數位化轉型、提質創新和綠色發展,展現出新的活力與潛力。本文將從尤溪紡織產業鏈的現狀、數位化轉型、綠色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其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路徑。
尤溪縣紡織產業以「紡紗—織造—染整—塗層(製革)」的特色革基布產業鏈為基礎,正全力打造「錦綸長絲—織造(經緯編、花編)—染整—服裝」產業鏈。《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紡織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尤溪縣共有紡織企業96家,其中規模以上紡織企業57家,產值超百億元。去年,尤溪印染革基布產能達1.7億米、針織面料5萬噸;紡紗生產能力突破150萬錠;錦綸長絲產能突破13.5萬噸,產能位列全國第五。這些數據表明,尤溪紡織產業在全國範圍內具有顯著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一)垂直一體化生產模式
紡織行業產業鏈分析提到福建六融工業有限公司的垂直一體化智能工廠是全球針織化纖類項目的首次嘗試,可在單一工廠內實現從錦綸紡紗至時尚運動成衣的連續生產。這種一體化的生產模式不僅能夠節省生產周期,還可以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六融工業的成衣孵化器車間在2023年9月建成投產,占地1萬平方米,年產400萬件標準成衣,目前已和國內外多家一線品牌客戶展開深度合作。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生產數位化與智能化
福建鑫森合纖科技有限公司通過「5G智慧工廠」項目,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數位化和智能化。近2萬平方米的加彈車間內,僅有幾名工人,一排排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車間內一塊100寸的智慧大屏上,生產現場的各類數據不斷跳動。通過5G技術,企業實現了訂單、生產、設備、管理等各方面的數位化,生產管理和運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實現降本增效。此外,數位化技術還為企業的產品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例如鑫森合纖自主研發的「多孔超細旦錦綸彈力絲」產品獲得福建省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稱號。
(一)廢棄塑料變潮流時裝
福建尤溪華揚纖紡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廢棄塑料瓶作為生產原料,通過清洗、分類、篩選、破碎等環節,將PET瓶片轉化為再生環保滌綸短纖維。該公司是全國首家完整做到「廢料回收—再生纖維—紗線」全鏈條生產的企業,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還在污水處理上投入大量資金,確保生產過程的環保性。
(二)綠色工廠與節能減排
尤溪縣經濟開發區通過政策優惠鼓勵企業「退城入園」,推動產業集聚,將紡織過程中污染最為嚴重的染整環節引入城南工業集中區內集中進行,建立統一的污水排放區,並由園區內的富瑞熱電統一供氣供熱。截至2025年初,園區內13家規上企業已有4家獲得綠色工廠稱號,其中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省級綠色工廠4家(含國家級)。預計到2027年,園區將再培育5家以上省級綠色工廠,力爭其中3家達到國家級綠色工廠標準,推動園區內企業進一步實現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
四、總結
2025年,尤溪紡織行業通過數位化轉型、提質創新和綠色發展,展現出新的活力與潛力。垂直一體化生產模式和「5G智慧工廠」項目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為企業的產品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通過利用廢棄塑料瓶作為生產原料和推動綠色工廠建設,尤溪紡織行業在資源循環利用和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尤溪紡織行業將繼續在全球紡織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紡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