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為推動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人工智慧在各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5年,人工智慧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監管與創新的平衡挑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於4月25日就加強人工智慧發展和監管進行集體學習,這是近七年來的第二次。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自立自強,突出應用導向,推動人工智慧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這一政策導向為人工智慧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根據相關預測,2025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增速領跑全球。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預計突破1萬億元;到203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17295億元。這一數據表明,人工智慧產業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來,人工智慧概念指數整體小幅跑贏滬深300指數。部分公司如每日互動、深信服、浙大網新等漲幅居前,其中每日互動股價翻倍。從業績來看,2024年實現盈利且同期增幅為正、機構一致預測2025年淨利潤增幅超過20%的人工智慧概念股有7隻,其中軟控股份、掌閱科技、德賽西威排名靠前。
以掌閱科技為例,公司積極推進AI大模型在數字閱讀垂直領域的應用,充分利用在內容版權資源、創作者生態、海量用戶資源等領域的優勢,將國內領先AI大模型和「掌閱」APP進行深度融合。機構一致預測公司2025年淨利潤增幅有望超過40%。
潤澤科技獲機構一致預測2025年淨利潤增幅有望超過75%,公司股價年內跌幅接近12%。公司是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商,布局的廊坊數據中心規模和區位優勢顯著。這表明,人工智慧與數據中心的結合將為行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受益於政策推動,半導體領域投融資、併購活動極其活躍。例如,養元飲品控制的泉泓投資以貨幣出資方式對長控集團增資人民幣16億元。部分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硬科技」企業,通過併購可快速獲取關鍵技術、人才和市場資源,加速創新成果轉化。
雙成藥業跨界併購的失敗並非個例。今年以來,除雙成藥業外,永安行、華陽智能、威爾泰等公司的跨界併購重組案均以失敗告終。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失敗的原因通常包括同業競爭、市場環境變化、交易雙方未就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也有可能是標的公司的財務經營存在風險等。
2025年,人工智慧行業將在政策支持、市場規模、應用案例、併購重組等多個方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行業也需警惕跨界併購失敗等風險,確保健康有序發展。未來,人工智慧將繼續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成為推動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更多人工智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