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服裝行業分析報告 >> 鞋服製造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

鞋服製造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

2011-08-04 14:43:3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有統計顯示,2003年裕元集團在中國大陸、越南、印度尼西亞擁有的生產線分別為161、78和51條;可到了2010年,裕元集團在上述三地的生產線數量分別是226、120和114條,生產線的條數同比分別增加40.4%、53.8%和123.5%,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生產線增加的幅度遠高於中國大陸。

    代工廠「外移潮」的原因,泰豐企業坦承:「大陸地區近年來的勞動力成本上漲與人民幣升值確實提高了經營難度,基於長久以來集團各廠皆以勞動法令所規範的高標準給付員工薪資與相關福利,這些成本的增加已逐步反映在前幾年的經營成本上。」裕元集團則指出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生活水平提升,加上政府訂立最低工資規定,大陸勞工成本應會上升,因而在越南繼續發展生產基地。

    「中國製造」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通貨膨脹率急劇上升,引起國內鞋服製造業的新一輪關注,而此前,在中國運營工廠所需的成本已經穩步上升多日。

    通貨膨脹率攀高的時機對於企業主來說也很不妙,而主要商品的價格上漲使工人們加薪要求更為迫切。包括「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引起的商品漲價及物業和設備成本的增加、工資上漲」,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表示,一些外國公司沒有動力把生產基地設在中國。

    鑑於此,一些在華有分支的美國公司正考慮各種措施來抵消升高的勞動力和出口成本,部分公司在考慮將所有工廠搬出中國,而印度、越南、緬甸、柬埔寨等東南亞低勞動力成本國家成為他們的下一站。

    嚴重的情況遠不止這些。波士頓諮詢公司在5月份的報告中預測:「到2015年,美國將戰勝中國重奪製造業王冠,人們會看到美國市場越來越多的商品將是『美國製造』。」波士頓諮詢高級合伙人哈爾?西爾金表示,未來五年,隨著美國和中國工資差距逐漸縮小,美國把製造業大量外包給中國的時代即將結束。

    耐克「落跑」

    得益於「代工模式」,跨國巨頭耐克公司沒有自己的工廠。它所出售的所有鞋類、服裝以及運動裝備產品都來自代工廠,長期以來中國都是其代工廠分布的重鎮,其中,最大的是來自於中國台灣的泰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豐企業」)。

    泰豐企業一直在深圳、東莞等地設立代工工廠,並慢慢成長為耐克最大的「製造者」—每6雙耐克運動鞋中,約有1雙來自於泰豐企業。可如今,如果你剛好買到1雙泰豐企業生產的耐克鞋,這雙鞋有一半的可能是泰豐企業越南工廠生產的。

    原來,隨著泰豐企業在越南同奈省和頭頓省等地區代工廠相繼投產,2007年,越南地區的產能已達泰豐企業的51%,成為該公司主要的營收與獲利來源;相比之下,中國大陸地區產能則只占泰豐企業約32%。

    幾年下來,這種產能撤離中國大陸的趨勢仍在加劇。「2010年,中國大陸的代工廠占泰豐企業出貨量進一步降低為23%,越南維持51%的份額,印度尼西亞占到18%的份額,印度占據8%的份額。」市場觀察人士馬崗指出。

    實際上,並不僅僅是泰豐企業一家在改變代工廠的地理空間分布。耐克公司另一家重要的代工企業裕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元集團」)也發生了類似的變化。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