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國將精細化工列為優先發展的六大領域之一,並將功能塗料及水性塗料、染料新品種及其產業化技術、重要化工中間體綠色合成技術及新品種、電子化學品、高性能水處理化學品、造紙化學品、油田化學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劑、高性能環保型阻燃劑、表面活性劑、高性能橡塑助劑等列為「十一五」精細化工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重點,使精細化工產品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產品進一步向高檔化、精細化、複合化、功能化方向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精細化工生產企業8000多家,生產各類精細化學產品達3萬種以上,年生產量約1300多萬噸,年產值約3900億元,精細化率達到40%左右。但是,目前我國雖已成為精細化工產品生產大國,農藥、染料、塗料、橡膠加工等傳統精細化工行業卻仍面臨著「量有餘而質不足」的困境,在精細化工核心領域中存在所占比例不大、產業結構雷同、低水平重複建設、研發投入不足等問題,嚴重阻礙了行業發展。總的來看,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品結構仍以中低端產品和通用產品為主,高檔、專用產品比例較低,我國精細化工行業迫切需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近年來,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發展較為迅速,化工園區的基地化、規模化建設正在加速,外商外資全方位進入我國市場的步伐明顯加快。「十一五」期間,我國精細化工行業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年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進入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競爭和發展的新階段。「十二五」階段,隨著中國經濟轉型步伐的加快,精細化工行業也將面臨結構調整和產品創新。預計到2015年,我國精細化工產值將達16000億元,比2008年增長一倍,精細化工產品自給率達到80%以上,逐步向世界精細化工強國邁進。
產業大而不強亟待轉型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石油化工向深加工發展以及高新技術的蓬勃興起,世界精細化工產業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其增長速度明顯高於整個化學工業。近幾年,全世界化工產品年總銷售額約為1.5萬億美元,其中精細化學品和專用化學品約為38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在5%~6%,高於化學工業2~3個百分點。據相關資料顯示,世界精細化學品品種已超過10萬種。目前,美國、西歐和日本的精細化工產業非常發達,代表了當今世界精細化工的發展水平。其中,美國精細化學品年銷售額約為1250億美元,居世界首位;歐洲、日本精細化學品年銷售額分別為1000億美元、600億美元。三者合計年銷售額約占世界總銷售額的75%以上,其精細化率已達到60%~70%。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精細化工已成為我國化學工業中一個重要的獨立分支和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現已形成了約20~25個門類。其中,農藥、染料、塗料、試劑、感光材料、化學醫藥等行業有了相當發展規模。此外,在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工業表面活性劑、水處理化學品、造紙化學品、皮革化學品、油田化學品、電子化學品、生物化工、功能高分子等行業也初具規模。
更多精細化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精細化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