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中大型車行業分析報告 >> 2004年重型車市場態勢分析及2005走勢預測

2004年重型車市場態勢分析及2005走勢預測

2005-04-30 08:13: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綜觀2004年全年汽車工業,轎車市場在經過2002、2003年的「井噴」之後,2004年進入一個相對蕭條的時期。但載貨車市場特別是重型車市場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景,大大超出年初各廠家的預計。根據國家權威機構的統計數字顯示, 2004年1~12月全國重型車生產368803輛,同比增長40.9%;銷售370795輛,同比增長44.98%。重型車銷售不僅略大於生產,而且產銷增幅均遠遠高於汽車行業16%的平均漲幅,徹底擺脫了2003年產銷同比增長不足5%的被動局面,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亮點和增長點。有業內專家預測,在2005年甚至更長一段時期內,重型汽車將繼續在我國汽車產業領域保持較高增長的態勢。 

  一、2004年重型車整體市場運行軌跡
  2004年1月,受春節放假及各廠家發布新的商務政策、價格政策的影響,重型車市場當月銷售創下3年來最低水平,整個行業只實現銷售1.055萬輛。從2月份開始,國家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重型車市場出現強勁反彈,銷售量一路飆升,並在3月達到年度的第一個銷售高峰,當月銷售4.13萬輛。但是4月初開始實施的全面治理超載超限行動如同給重型車市場澆了一盆涼水,當月銷量即全面下滑,僅銷售1.76萬輛。隨著治理力度的加強和市場的規範,重型車市場於5月開始走出低迷,並在6~8月出現第二輪的高速增長,形成淡季不淡,反而屢創歷史新高的喜人局面,僅8月份銷量就高達4.36萬輛。9~12月,重型車市場繼續保持著平穩的發展速度。雖然11月、12月的銷量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保持了每月3萬餘輛的銷量。

  二、2004年重型車市場宏觀環境簡況 
  1、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使得固定資產、國債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等大幅增長;高速公路通車裡程迅速增加,公路網絡日趨完善;國家能源的緊缺和進出口貿易的連年高速增長造成鐵路運力嚴重不足等,勢必為公路運輸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以致推動整個汽車銷售市場的迅猛發展。

  2、國家相關部門花大力氣嚴厲查處超載超限行為,以及一系列行業政策法規如:《道路交通法》、《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汽車貸款管理辦法》等的陸續出台,從造車、賣車、用車等各方面都對重型車市場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使得公路運輸車輛在運量保持一定的條件下,需求量隨之相應增加,同時也使得公路運輸車輛加速向大馬力、高速化的重型車輛方向發展。可以說,治理「雙超」是2004年重型車高速增長新的驅動力,這一驅動力超過了國家宏觀調控帶來的「制動」力。

  3、重型汽車使用條件及消費環境的改變間接促進了需求。一方面,近年來國產重型汽車在技術上日益成熟,質量亦有保障,得到了終端用戶的肯定;另一方面,物流業的快速發展、運輸距離的延長、燃油漲價以及其它相關因素等迫使運輸從業者更加精確地計算運輸成本及收益,使得重型汽車比中型汽車的相對優勢愈來愈明顯。

  在上述有利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儘管受到消費信貸緊縮,銀行調整利率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重型車市場仍然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三、2004年重型車市場特徵
  1、 國內重型車市場仍處於平穩增長期。
  1998年國內重型車銷售同比增長19.5%;1999年增長30.29%;2000年增長73.42%;2001年增長77.37%;2002年增長71%,2003年增幅不到5%,2004年又有了新變化,市場重新表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由此發現,這幾年重型車市場雖有起有伏,但總體看,仍處於平穩向前發展當中。

  2、政策因素對重型車市場發展影響明顯。
  2003年因消費信貸緊縮而被壓抑的購車需求,在2004年未見鬆動的大環境下逐漸釋放出購買力,將本應是2003年的部分銷量轉移到了2004年;同樣,因治理超載而在2003年觀望政策變化的潛在用戶,在2004年大力度、持續性的治理行動中,由觀望轉為購買行動。同時,由於治理超載超限,導致運力緊張,市場對重型車輛需求進一步擴大;還有,由於國家出台對生產銷售排放僅能達到歐I標準商用車的禁令,一方面生產廠家要儘快清空歐I機庫存,另一方面用戶擔心排放標準提高,車價上漲,要爭搶這不多的貨源,為此,供需雙方合力,共同為歐I機的銷售畫上了皆大歡喜的句號。

  3、重型車新車型不斷上市。
  2004年各生產廠家為了迎合新的政策法規,搶占市場空間,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各自的新產品。一汽的奧威,東風的天度等新上市的產品,憑藉自身的品牌優勢,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中國重汽推出了HOWO系列重卡;福田歐曼推出了10×4系列載貨車;紅岩新品紅岩新大康下線;北方奔馳應用空懸技術研發出了1724L商用重卡;陝西重汽更是對自己的德龍、奧龍系列車型進行了豐富提高,先後推出了6×2碼頭專用車和8×2、10×4系列多軸載貨車。一系列重卡新品的問世無疑帶動了重型車市場的升溫。

  4、15頓以上的多軸車成為熱銷車型         
  仔細分析2004年市場中不同車型的表現,可以看出,除大馬力牽引車繼續受到追捧以外,過去熱銷的長貨廂、大載重量的兩軸車因受到政策限制,市場表現備受冷落,而15頓以上的多軸車卻大受市場青睞。由於治理超載,市場迫切需要提高單車運量。2004年重型車增長的重點就自然集中在以斯太爾平台為主的15頓以上車型。以生產斯太爾平台為主的企業中,中國重汽、陝西重汽、福田歐曼幾家銷售量的暴漲對重型車的整體上揚起到了極大的拉動作用。而一直以8~15頓的准重型產品打天下的一汽、東風,也在2004年開始大舉向15頓以上市場進軍。另外,從各主要重型車企業所推出的新產品也可以看出,這些產品無一不是15頓以上的大載重量重型車。
    
  5、國際重卡巨頭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國內重型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一方面,國內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2004年,25家重型車企業生產銷售數據顯示,市場生產集約度愈來愈高,前7甲企業生產總量357020輛,市場集中度已達96.8%;銷售總量359640輛,市場集中度高達96.99% 。而另一方面,中國龐大的物流用車需求,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重卡製造巨頭的目光。MAN、雷諾、沃爾沃、依維柯、斯堪尼亞等企業或是合資,或是引進新品,正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滲透。2004年 5月18日,陝西重汽與德國MAN公司簽署了全面技術合作及重卡技術轉讓協議 

   2004年9月,雷諾宣布進軍華南市場,並表示將在三年內搶占10%的市場份額;2004年12月,菲亞特向外界發布消息,該公司旗下的依維柯公司和上汽集團簽署了一項框架協議,雙方確立了商用車領域長期夥伴關係;而斯堪尼亞集團今年已經悄無聲息地陸續在中國設立了四個辦事處,另外還委託了四家代理商和特約維修廠,共同在中國拓展業務。國際重卡巨頭帶著技術、資金方面的優勢進入中國市場,無疑加大了對國內企業的威脅。

  四、2004年重型車市場競爭格局
  近幾年重型車市場競爭格局總的來說,是以「三大軍團」為主導的群雄並起之勢。2004年這種競爭局面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只是市場資源的整合程度進一步加劇。雖然還有一些企業進入重型車領域,但還不足以對整個行業格局產生影響。

  1、第一軍團:由一汽、東風兩家公司形成的第一集團軍在2004年重型車領域的市場份額雖略有下滑,但仍達到了64.53%,其霸主地位暫時無人撼動。

  2、第二軍團:中國重汽、福田歐曼、陝西重汽、重慶紅岩四家市場份額占到了30.98% 。除過重慶紅岩外,其它三家在2004年中銷量同比增長十分顯著,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陝西重汽超過重慶紅岩,牢牢占據第五的位置。

  3、第三軍團:第三軍團中河北長征、安徽華菱、中國一拖、四川銀河為新進入重型車領域的企業。除過北方奔馳、湖北三環、南京春蘭銷量達到2500~5500輛外,其它企業銷量均不足千輛。南京春蘭、上海匯眾、山西汽車、漢陽特種、成都新大地等眾多企業銷售同比甚至出現負增長。第三軍團市場占有率共為4.49%,尚不足對第二軍團構成威脅。

  五、2005年重型車市場需求預測
  2005年重型車市場影響需求的有利因素大致有以下幾點:
  1、2005年受宏觀調控的影響,中國GDP增長速度雖將有所下降,不太可能超過2004年的9.5%,但仍會保持一個快速發展速度,重型車市場增長具有穩健的經濟基礎。

  2、雖然有固定資產投資降溫造成的負面影響,但能源、交通等行業2005年仍將得到國家重點支持。2004年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煤電油緊缺狀況,在2005年還會持續。儘快打破運輸瓶頸,將成為全國各地普遍採取的重要措施,這為重型車帶來需求空間。

  3、2004年延續下來的政策,如治理超載超限行動等將在2005年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另外,在2005年新執行的一些政策將促使重型車在整個載貨車市場中的份額進一步擴大。如自2005年1月1日執行的《關於降低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的意見》,對長期受高運輸成本和低運價雙重壓力的重型車來說,絕對是一大利好消息。

  4、燃油稅有望在2005年內推出,這將不同程度地抑制小頓位卡車的產銷,推動重型車產銷的增長。

  5、隨著國際先進技術的不斷進入以及國內重型車企業的發展壯大,低成本、大噸位、大功率、新技術和高檔化的產品將更加適應市場的需要,滿足國家政策法規的要求。

  6、外貿方面,無論人民幣升值與否,進出口總量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港口市場重型車的需求依然看好。

  7、國防建設將對重型軍車的需求不斷增加。
  雖然2005年重型車市場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但是,由於2005年國家將繼續實行宏觀調控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不會太寬鬆,再加上國家對汽車污染排放的加強治理以及局部地區治理超載可能出現反彈等因素的影響,對2005年重型車的發展和增長只可以持謹慎樂觀態度,不可以追求過高的增長速度。

  根據上述分析,結合1995~2004年重型車市場運行呈現出的特點,剔除不確定因素,預計2005年全國重型車市場總需求約為41萬輛左右,增長率為10%左右,高於中國整體經濟的增長率。

更多重型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重型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