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控制原則:
(1)選用符合國家噪聲標準規定的設備;
(2)合理布置總平,儘量集中布置高噪設備,並利用綠化減強噪聲的影響;
(3)合理布置通風、通氣和通水管道,採用正確的結構,防止產生振動和噪聲;
(4)對於聲源上無法根治的生產噪聲,分別按不同情況採用消聲隔振、隔聲、吸聲等措施,並著重控制聲強高的噪聲源;
(5)加強水泵房、汽機間、空壓機房、鍋爐房等的車間牆體隔聲吸聲效果,同時在廠界處加強綠化;
(6)減少交通噪聲,垃圾運輸車進出廠區時,降速、禁鳴。
主要噪聲源的降噪控制:
採用工藝先進、噪聲小的機械設備,設備採購合同中提出設備噪聲的限制要求,從噪聲源頭控制。
對高噪音設備採取降噪措施,如在高壓蒸汽緊急排放口、風機進出口、餘熱鍋爐安全閥排氣和點火排汽口、主蒸汽母管排汽口都裝有小孔消聲器;發電機和水泵等設備外加噪音隔離罩;風機進出口、水泵進出口加裝橡膠接頭等振動阻尼器;水泵等基礎設減振墊,從傳播途徑控制噪聲的傳播。
提高自動控制水平,風機、水泵等高噪聲設備的參數檢測和自控運行做到無需要人員在現場工作。檢修時應對有關人員的工作時間作出相應規定以減少人員受噪聲危害。
主廠房合理布置,噪聲源相對集中,控制室、操作間採用隔音的建築結構。
總圖合理布局並加強廠區綠化,充分利用廠內建築物的隔聲作用,利用綠化帶降低噪聲,減少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車輛產生的噪聲,可以通過加大車輛行駛管理力度,如限制鳴笛和車速來降低交通噪聲。
以上措施可使車間噪聲水平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J86-97)所規定的限值。再經過廠房建築的隔聲、空氣的吸收以及噪聲傳播過程中的衰減,廠界噪聲水平能符合《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區所規定的限值,對環境不會產生大的影響。評價具體建議如下:
(1)鍋爐安全閥排氣系統降噪措施
①在排氣口安裝小孔噴注、節流降壓型消聲器;
②將鍋爐蒸汽的排空口背向廠前區。
(2)風機噪聲控制措施
①在風機進出口安裝使用阻性或阻抗複合性消聲器;
②加裝隔聲罩;
③在風機與基礎之間安裝減振器,並在風機進出口和管道之間加一段柔性接管;
④確保消聲器和隔聲罩綜合降噪量不小於20dB。
(3)汽輪發電機組噪聲控制
①選用低噪聲的發電機組;
②在進排氣管道上裝設阻性消聲器;
③機組四周安裝隔聲箱體(罩);
④機座下安裝隔振支承;
⑤發電間採用吸聲和隔聲設計,在房間頂部屋頂吊設吸聲體,並在牆體表面敷放吸聲材料,確保車間牆體隔聲量不低於15dB。
(4)空壓機噪聲控制
①在進氣口裝抗性消聲器;
②機組加裝隔聲罩;
③避開共振管長度,並在管道中心加設孔板進行管道防振降噪;
④在貯氣罐內適當位置懸掛吸聲錐體,打破駐波降低噪聲。
(5)水泵噪聲控制措施
①水泵房半地下布置改為地下布置;
②在牆體與基礎之間設置減振器;
③水泵房採用吸聲和隔聲設計,在房間頂部屋頂吊設吸聲體,並在牆體表面敷放吸聲材料。
(6)管路系統噪聲控制
①選用低噪聲閥門;
②在閥門後設置節流孔板;
③在閥門後設置消聲器;
④合理設計和布置管線,設計管道時儘量選用較大管徑以降低流速,減少管道拐彎,交叉和變徑,彎頭的曲率半徑至少5倍於管徑,管線支承架設要牢固;靠近振源的管線處設置波紋膨脹節或其他軟接頭,在管線穿過牆體時最好採用彈性連接;
⑤在管道外壁敷設阻尼隔聲層。
從垃圾發電廠的平面布局來看,由於發電機組、引風機、松風機、鍋爐等是主要噪聲源,將主廠房布置在周圍沒有敏感點的廠區東側是較合理的。需對發電機組、風機和鍋爐等作強化隔聲、吸聲處理,並充分利用建築物進行遮擋隔聲,加強廠區綠化,以保證廠界噪聲達標和不對附近農居產生影響。
(7)冷卻塔噪聲控制
①在冷卻塔頂增加一截擴散段,可降低通風機噪聲;有效控製冷卻塔的落水聲,在水面上張布細眼在右網,水面漂浮透水降噪聚酯氨酯軟體塑料;
②冷卻塔採用低噪聲風機和低噪聲電動機,如採用低轉速電動機,噪聲級可降低6~12dB;
③冷卻塔設置隔聲屏障,隔聲量不低於10dB。
更多垃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垃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