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金融其它行業分析報告 >> 中國上市公司併購季度報告

中國上市公司併購季度報告

2005-07-21 08:10: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05年第二季度併購交易市場發展平穩,上市公司成交筆數和金額較為平淡。根據全球併購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國內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累計發生併購交易142筆,較上季度增加30筆;成交金額為181億元左右,較第一季度280億元同比下降了35%。第二季度的最大興奮點是外資併購的熱潮再起。   

    二季度併購市場綜述  
    併購趨勢指數選取上市公司併購交易規模指標和活躍程度指標,統計整理一定時期內的信息數據,經過技術處理後,計算綜合指數,以月為單位製作發布,反映上市公司併購交易的趨勢概況。
  
    點評:  
    2005年第二季度併購指數走勢呈扁V字分布,季度中旬指數表現相對低迷,但整體表現依然在1000點以上,並在二季度下旬的6月,指數有明顯回暖的跡象。  

    併購市場 走勢平穩   
    2005年第二季度併購交易市場發展平穩,從上市公司成交筆數和金額來看,較為平淡。根據全球併購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國內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累計發生併購交易142筆,較上季度增加30 筆;成交金額為181億元左右,較第一季度280億元同比下降了35%。總體而言第二季度的國內A股上市公司併購交易由於出台新政策的影響而走勢平淡且沒有巨額交易的發生,第二季度的最大興奮點是外資併購的熱潮再起。  

    股改啟動 市場觀望  
    全流通問題的解決進入了關鍵時刻,證監會在4月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方案的提出,使得整個資本市場議論紛紛,上市公司更是小心觀望。雖然不會影響到大交易的最終成交,但一定程度上影響小案件的交易。金屬與非金屬行業、石化、零售百貨業等國內上市公司併購案乏善可陳。  

    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再掀熱潮  
    中國已不僅僅是廉價的製造業中心,中國大型企業正依託強大的經濟實力開始在世界範圍內進行著收購行為。無論是4月13日,中海油收購加拿大MEG公司股權,5月17日,TCL通訊收購AP所持T&A公司45 %股權;還是6月21日,海爾報價12.8億美元競購美國家電巨頭美泰公司;以及6月23日,中海油向美國石油公司優尼科提交了185億美元的收購報價,無不體現了中國企業對海外收購的熱情。
  
    究竟是什麼深層因素推動中國企業競購海外公司呢?  
    通過分析,不難理解,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必須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來保持國內社會穩定。並且,隨著競爭加劇、監管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的進一步顯現,中國公司所面臨的持續發展空間將進一步縮小。為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通過大規模的併購國外企業的手段進入海外市場、擴大國際化經營戰略,已然成為有實力的中國企業的不二選擇。而實施跨國併購的企業數量、併購涉及金額及複雜程度必將隨著經驗的積累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另外具體分析,中國企業之所以敢於以較高代價去收購,一方面表示它們相信自己有能力通過降低成本來穩定在海外市場原有市場份額;此外它們也想通過收購國際知名品牌,建立新的海外銷售渠道去奪得新的市場,以求在做大企業的同時贏得更多的利潤空間,最終成為業界的強者。 
  
    併購產業觀察  
    第二季度在國內併購交易市場整體於一個蟄伏期時,電子行業仍然相對較為活躍,有數筆交易發生。
  
    一直以來,西方已開發國家由於生產成本的不斷增加,紛紛將產業轉移到國外,中國內地正逐步成為電子行業的"世界工廠"。同時內地電子行業中的電器、通訊設備和電子元器件等屬於高技術資本密集型製造業存在核心技術以及資金需求不足的問題,所以外資與上市公司聯姻成為一條捷徑。同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等相關政策出台,電子信息成為我國政府積極鼓勵投資的領域。因此,電子行業成為外資併購的多發地帶。 
 
    具體而言,集成電路和半導體行業,外資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已經大舉進入內地市場;消費類電子行業,由於市場化程度較高,擁有完善的分銷渠道,也是外資併購的重點之一;而電子元器件行業,則急需通過與外資的合資合作,獲得核心技術以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的挑戰。  

    最具影響力的併購事件  
    1、中海油收購加拿大MEG公司股權  
    2005年4月13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宣布:其下屬的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簡稱"有限公司")通過其全資子公司CNOOCBelgiumBVBA,與加拿大MEG能源公司(簡稱"MEG")就收購其16.69%權益一事簽訂合同,並已為此項收購支付1.5億加元。 
 
    MEG是一家位於加拿大卡爾加里專注於油砂業務的公司,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擁有52個連續的油砂區塊的租賃許可證100%的工作權益,總面積達32900英畝。 
 
    2、澳洲聯邦收購杭州商行19.9%股權  
    2005年4月21日,杭州市商業銀行與澳洲聯邦銀行簽署戰略合作關係協議。根據股份認購協議,澳洲聯邦將斥資6.25億元人民幣買入杭州市商業銀行19.9%的股權。分析認為,此筆交易的每股價格約為2.5元人民幣。 
 
    3、滙豐81億港元增持平安保險9.91%股份  
    2005年5月9日,平安保險表示,滙豐控股全資子公司------滙豐保險與高盛集團及摩根史坦利模里西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摩根史坦利直接投資部管理的基金所控制的公司)達成收購協議,以81億港元收購兩家公司持有的平安保險9.91%股權,從而將其持有平安股份的比例增加到19.9%。本次轉讓的股份均為不能在市場上流通的法人股。 
 
    交易尚需中國保監會以及其他相關監管機關的批准。  
    4、TCL通訊收購AP所持T&A公司45 %股權  
    2005年5月17日,TCL集團發布公告,其子公司TCL通訊與 AP公司(阿爾卡特子公司,持有 T&A公司45%的股權)訂立《框架協議》,收購 AP所持 T&A公司(TCL併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後雙方共同設立的公司)45%股權。至此,TCL通訊科技持有 T&A公司的股權由 55%增加為100%,而 AP公司則全部退出。
  
    5、東航10億元收購雲南航、西北航 將完成整體上市  
    2005年5月18日,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已與其控股股東、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簽署了《轉讓協議》,擬向東航集團收購其全資下屬子公司中國東方航空西北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雲南公司擁有的全部航空主業及關聯資產。 
 
    交易雙方初步確定此次轉讓價格為人民幣9.86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標誌著東航將完成集團航空主業的整體上市。  

    6、中石油207億人民幣購母公司資產  
    2005年6月10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0857 HK;簡稱"中石油")正式向外界宣布:將斥資207.4125億元人民幣(約合25億美元)收購母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即"CNPC")旗下中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即"CNODC",繼續沿用中石油集團的海外子公司名字,簡稱"中油勘探")50%的股權,並已提交8月16日的股東特別大會表決。
    
    7、匯金重組銀河證券  
    2005年6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匯金公司擬出資對銀河證券進行重組,第一步數十億元人民幣的出資即將到位。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2003年由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投資控股公司,主要職能是代表國家行使對重點金融企業的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支持其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證國家注資的安全並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  

    8、美國銀行入股建行19.9%  
    2005年6月17日,建設銀行與美國銀行簽署了關於戰略投資與合作的最終協議,美國銀行將分階段對建設銀行進行投資。首期投資25億美元購買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9%建設銀行股份,第二階段將在建設銀行計劃的海外IPO時認購5億美元的股份,未來數年內美國銀行還可增持建設銀行股份,最終持股可達19.9%。  

    這項25億美元的交易成為迄今為止外國公司對中國內地公司的最大單筆投資案,而美國銀行也成為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引入的首家境外戰略投資者。  

    中國併購季度報告由上海證券報、全球併購研究中心和中國併購交易網聯合推出。 

更多併購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併購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