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休閒食品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我國荔枝加工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4年我國荔枝加工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4-07-11 11:00:2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年來,廣東荔枝受產量增加、集中上市、銷路不暢等因素影響,荔枝價格整體呈下滑趨勢,甚至5角錢一斤都賣不出!

  另外,受保鮮技術、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因素局限,鮮果市場擴展速度低於預期,鮮果銷售困難重重。由此,荔枝由鮮果市場到加工產業的發展方向轉型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廣東省荔枝加工量只占廣東省荔枝總產量130萬噸的5%左右。

  荔枝加工產業發展較為緩慢,但預示著鮮果加工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南方日報關於「嶺南荔枝該何去何從」的系列報導推出後,有專家積極建言,應制定廣東省層面的荔枝產業發展規劃,促進荔枝產業從種植、銷售到加工的全面升級。

  荔枝加工產業 市場前景廣闊

  「全市只有一家荔枝加工廠」,高州市水果局局長潘達富坦承,目前高州荔枝產業鏈並不完善,尤其是加工方面,發展較為緩慢,全市僅有一家生產荔枝幹的粗加工企業,無生產荔枝酒等深加工企業。

  潘達富所指的高州唯一一家生產荔枝幹企業是高州市豐盛食品有限公司。7月4日,記者來到位於高州市根子鎮的豐盛公司,只見10多名女工正忙著將經過初次烘焙的荔枝分裝到烤架上,進行第二次烘焙。而在樓上,另一群女工則忙著包裝荔枝幹,這裡出產的荔枝幹都被貼上「桂康號」品牌。

  據豐盛公司工作人員羅志霞介紹,2014年在桂味荔枝這一品種,豐盛公司採購了近300噸鮮果用於加工成荔枝幹,「2010年公司花費100萬元購買了一台全自動一體化烘乾爐,加上原來的設備,公司一天最多可以加工40噸鮮果。」

  然而,對於高州20萬噸的產量來說,這些加工量只是杯水車薪。

  據了解,今年6月底,一批來自福建的水果罐頭生產商來到高州採購黑葉品種的荔枝,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黑葉滯銷的現象,也為種植黑葉的荔農挽回了一定損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管是高州市水果農業局還是高州市政府幹部,均一致認為發展荔枝罐頭、荔枝果汁加工業有利於保障荔枝價格穩定。

  但事實上,高州至今無相關企業。潘達富認為,導致高州地區荔枝罐頭、荔枝果汁加工業空白的主要原因是技術不成熟。「從生產成本來說,生產商會選擇價格便宜的荔枝——黑葉作為原材料,但黑葉核大,不利於加工,至今技術仍未突破。」

  此外,潘達富還說,荔枝的成熟周期僅有1個月,且荔枝不易保鮮,從而導致專門生產荔枝罐頭、荔枝果汁的企業生產周期短,難以盈利。

  羅志霞告訴記者,豐盛公司雖然除了加工荔枝還加工龍眼,但每年依然有近10個月公司設備是閒置的。

  7月9日,記者在惠州的廣東禎州荔枝產業有限公司工廠看到,數十名工人正在將收購來的荔枝一筐筐倒入全自動的生產線,生產線集清洗、消毒、剝殼、榨汁於一體,榨出來的果汁被送入數十個大儲存罐,等候日後的荔枝酒、荔枝醋等一系列深加工。在展覽室,荔枝白蘭地、荔枝冰酒、荔枝醋、荔枝冰皮月餅等荔枝產品琳琅滿目。

  禎州荔枝公司的副董事長嚴玲介紹,去年他們投資6000萬建設了這個新廠,「技術、產品都是頂尖的,設計荔枝加工量上萬噸,但是由於銷量上不去,目前只能加工6000噸」。

  「我們已經算是加工量最多的企業之一了,這樣的企業只有幾家。」嚴玲頗感遺憾地說,「你可以想像整體加工量所占的比例,據我們了解,總量只有幾萬噸,只占廣東省荔枝130多萬噸產量的5%左右」。

  技術難題阻礙加工業發展

  「10多年走下來,深加工的企業只剩下5家了」,廣東帝濃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利民無奈地說道。

  2000年左右,廣東從粵東到粵西,陸續湧現出了近20家荔枝的深加工企業,加工產品主要為荔枝酒、荔枝醋和荔枝飲料等,一時間荔枝產業風起雲湧,創業者們個個都信心滿滿,都相信能在這個還處於未開發的行業挖掘出黃金。

  但好景不長,由於荔枝保鮮、去核等因素的特殊性,技術難題一直橫亘在創業者們面前,產品品質很長時間都難以提升,「那時的荔枝酒特別辣,一口就能上頭」。

  除了技術,更關鍵的則是市場。嚴玲介紹說,雖然廣東有悠久的荔枝種植歷史,但是消費者對荔枝產品的接受程度並不大,「以前沒有,現在突然冒出來的新東西,大家一時間都很難接受」。

  技術和市場的難題難倒了眾多創業者,他們不得不聯合在一起,「一個人有了什麼新突破,就會馬上和大家分享,一起盡力向外推銷荔枝產品,遇到了資金困難,能幫也都幫一點」。

  為了提升技術,企業還積極和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農業機械研究所等合作,共同研發新設備、新技術。

  經過10多年的努力,荔枝加工技術、產品品質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產品也在消費者中打出了一定的影響力,但整體經營效益只有少量提升,總體加工量只有1 萬餘噸,活下來的企業也只剩下了廣東帝濃、廣州從化順昌源和廣東禎州等幾家,而為了生存,很多企業已經將荔枝深加工作為副業,轉而加工諸如菠蘿等水果。

  荔枝粗加工產品同樣也遭遇了極大的挑戰,荔枝幹、荔枝罐頭等產品早些年頗受浙江、上海等地消費者喜愛,但是隨著保鮮和物流技術的發展,這些地區也有大量新鮮荔枝鮮果售賣,傳統荔枝產品銷量也大幅度減少。

  同時,近年來,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生產了大量低價傳統荔枝產品,對市場造成了較大衝擊。「現在的荔枝幹只有從化的糯米糍還能賣出去,其他地方已經很少有聽說能夠賣得比較好的了」,肖利民介紹說。

  對於荔枝加工產業的緩慢發展,廣東荔枝產業協會會長薛子光表示:「加工的高投入、低產出,讓荔枝加工企業現在很少能有盈利的,企業的生存困難,又會影響荔枝收購,這是個惡性循環,整個荔枝產業都需要注入新鮮血液,需要更強有力的推動。」

  有規劃才有嶺南荔枝的未來

  對於目前廣東荔枝產業面臨的困難,國際園藝學會荔枝龍眼及其他無患子科植物工作組主任、華南理工大學果樹專業博士陳厚彬認為,這些困難是全球荔枝產業的困難,應從種植、銷售、產業全方位進行升級改造,「首先必須解決產業生產安全、穩定產量和品質、促進銷售與加工等問題,其次,要解決產業增值增效,將更多環節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長遠來說,則要著眼於土地高效利用、果園管理自動化和現代化等長期發展的瓶頸」。

  嚴玲則認為,荔枝產業方面的現代化科研提升很有必要,「以荔枝基礎研究為例,目前所有荔枝都是古老的原始品種,雜交研究幾乎處於空白狀態,而其他類似的種植、加工方面的科研,除了部分企業和學校,少得可憐」。

  對此,薛子光認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非常必要,「這個體系應該包含從種植、加工到營銷多個方面,可以引入國際農業資本介入,用最先進的理念來打造現代化的農業模式」。

  在營銷方面,肖利民則表示,除了生產、加工企業自身的努力以外,政府部門在一些外事活動時,可以多推薦一下本省的農業產品,如荔枝酒、荔枝醋等。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薛子光的支持,他認為可以學習紐西蘭奇異果的成功經驗。

  據資料顯示,奇異果在上世紀初由中國引入,但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都是自然銷售階段,1989年,紐西蘭政府出面,成立了紐西蘭奇異果行銷局,以統一形象重塑紐西蘭奇異果形象,並且將所有果農組織起來,成立了「佳沛」這一國際行銷公司,只按照市場需求生產一級果,由政府協助國際推介,千方百計開拓市場。到目前,紐西蘭的奇異果出口額已達數十億美元,果農人均收入超過10萬美元。

  「要實現這些升級改造,必須向紐西蘭那樣出台廣東省層面的荔枝產業發展規劃」,薛子光強調,「有了這個規劃,各部門就會有一個行動指南,將喊了多年的促進荔枝產業落到實處。」

  肖利民也表示:「荔枝產業發展規劃前幾年就在醞釀,當時省里還派人到我這裡來調研,但是遲遲未能出台,如果能夠出台,將大大促進荔枝產業的發展,不再是以前那樣的小打小鬧,有規劃才有行業未來。」


更多荔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荔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