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長期以來,藥用輔料行業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然而,藥用輔料在製劑處方中的含量占比最高,更為重要的是,輔料源頭的質量將直接影響下游藥物製劑的生產以及病患的用藥安全。因此,藥用輔料不是可有可無的醫藥「配角」,在下游藥物製劑生產過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同已開發國家藥輔市場相比,我國藥輔市場規模增速快,行業集中度低,發展前景廣闊。
藥用輔料,是指在製劑處方設計時,為解決製劑的成型性、有效性、穩定性、安全性加入處方中除主藥以外的一切藥用物料的統稱。藥用輔料是藥物製劑的基礎材料和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賦予藥物一定劑型,而且還有諸多重要功能,包括增強主藥的穩定性、增加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調控主藥在體內外的釋放速度、延長藥品的有效期等。隨著新型藥用輔料的問世,藥用輔料還將涵蓋新抗體和其它新概念產品。
在過去的20年中,我國醫藥產業規模經歷了快速壯大的輝煌歷程,然而我國製劑工業卻明顯落後。究其原因,一部分歸因於藥用輔料行業的落後:藥用輔料行業是製劑工業的上游,它的落後將直接導致我國製劑研發水平不及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我國藥用輔料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尤其對輔料生產過程尚未強制要求進行GMP認證,而且大部分輔料也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這導致我國藥用輔料行業處於混亂的尷尬局面,即大量輔料產品是由化工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生產,所生產的工業級和食品級輔料以很低的成本優勢充斥著我國藥用輔料市場。反觀專業藥用輔料生產企業,由於藥用級輔料生產成本較高,正規企業的發展反而受到抑制,從而造成我國專業藥用輔料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品種少、技術水平低、研發投入少的局面。這種「惡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嚴重製約了我國藥用輔料行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14-2020年全球中藥材行業市場趨勢與投資戰略分析研究報告顯示,在我國輔料生產企業的組成中,大多數輔料是由化工廠和食品添加劑企業所生產,具有藥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只占19%。而在這19%的份額分別由藥品生產企業和專業的輔料生產企業所占據,因此專業輔料生產廠所占的市場份額更低,其占比在口服給藥輔料、注射給藥輔料和外用輔料這三大類中分別只有6%、1%和1%。
我國規模較大的專業藥用輔料企業主要有湖南爾康製藥、湖州展望藥業、山東聊城阿華製藥、安徽山河藥輔。但處於行業龍頭的爾康製藥,其市場份額也不過1.05%,足以可見我國藥用輔料行業的集中度相當低。
更多藥用輔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藥用輔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