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藥用輔料改革需要格外重視細節設計

藥用輔料改革需要格外重視細節設計

2013-01-01 11:03:5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去年底國務院下發的《生物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涉及藥用輔料的內容共有四個方面,除了鼓勵新型輔料的研發和應用以外,在「通用名藥品高品質發展行動計劃」中,重點強調了要建設輔料資料庫,推行藥品原、輔料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從政策配套的角度進一步明確了藥用輔料監管的方向。有業內人士認為,實行輔料登記備案管理制度意義重大,針對一些可能出現的漏洞,需要進一步細化制度設計。

  「建設藥用原、輔料資料庫及推行備案制可有效地完善藥品生產的監督管理方式,做到藥品的可溯性,從而可全面促進提高藥用輔料的質量,保證藥品製劑生產的質量,確保用藥安全。」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吳正紅認為,要配套建立一種開放式的數據網絡平台,通過藥品信息可以追溯藥用原、輔料的註冊、生產、流通以及管理的相關信息,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府、行業以及社會力量,加強和完善藥品的監督管理。

  推行藥品原、輔料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對推動藥用輔料行業的規範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在具體實施時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湖南爾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向峰指出,在制度推行過程中如何做到嚴格而不苛刻,規範而又不教條,對監管部門來說確實是個考驗。關鍵要做好藥用輔料的分級管理,特別是科學合理地做好註冊或備案品種的目錄遴選。

  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處文毅表示,實施藥品原、輔料登記備案管理主要是與已開發國家接軌,參照美國FDA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強化了藥品製劑企業的責任。強調藥品製劑生產企業是藥品質量責任人,凡因違法違規使用藥用原輔料引發的藥品質量問題,藥品製劑生產企業必須承擔主要責任。藥品製劑生產企業必須保證購入藥用原輔料的質量,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加強藥用原輔料供應商審計,對所使用的藥用原輔料質量嚴格把關,與主要藥用原、輔料供應商簽訂質量協議。一旦藥品出現質量問題,監管部門可直接對藥品製劑企業進行查處,不會出現製劑企業把責任推卸到原、輔材料供應商一方,因為原、輔材料是備案管理,而非註冊管理。另外,對監管部門來說,能夠集中執法力量,對藥品製劑企業進行嚴格監管,確保藥品質量安全有效。

  「在藥品原、輔料備案制度的推行過程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處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國家局2011年11月下發了《關於再次徵求《藥用原輔材料備案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在第一次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再次聽取各方對備案制度的意見和建議,但截至目前,該制度一直沒有出台。第一次徵求意見是對新輔料和高風險的品種實施許可制,其他的品種實行備案制,第二次徵求意見稿是將所有的輔料都實行備案制,2012年國家局出台的《加強藥用輔料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中,又回到了第一稿上。「我估計是受到鉻超標膠囊事件的影響,國家局意識到對高風險的輔料還是不能完全放開。」

  實行備案制以後,意味著敞開了藥用輔料的大門,以前必須取得批准文號後才能供藥品製劑企業使用,審批程序比較繁瑣,時間比較長,現在不需要審批,只要備案即可。山東省局上述工作人員分析說,有些藥用輔料化工級或者食品級的質量標準即使達到藥典標準,以前是沒有批准文號,如果進入藥品行業屬於違法行為,現在只要達到標準和要求,就可以供藥品製劑企業使用。「實行備案制以後,既不發藥品生產許可證,又不發批准文號,從行政許可法上來看,能屬於我們監管的範疇麼?這個也是我個人困惑的地方。」

  「實行備案制會加劇藥用輔料行業的競爭,藥品製劑企業可能會偷著樂,但是一直困擾行業健康發展的一些亂象恐將愈演愈烈,例如以化工或食品級的輔料代替藥用級的。」吳正紅指出,國內企業不能簡單與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企業相比,在國內誠信體系尚未健全時,實行備案制需要格外重視細節設計。

更多藥用輔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藥用輔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