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器人聯盟(IFR)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隨著中國汽車及電子廠商的生產線引入更多機器人、行業自動化生產程度不斷推進,到2017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報告稱,全球機器人貿易市場規模已達95億美元(60億英鎊),如包括相關軟體、外圍設備和系統工程在內,該市場規模則高達290億美元。但中國市場上的機器人密度則遠遠滯後於已開發國家:在中國製造行業內,每萬名工人僅對應30台機器人,相比之下,韓國市場為4.7台,日本為323台,而德國和美國分別對應282台和152台。
隨著汽車廠商在中國加速建廠以及薪資水平上漲,導致中國勞動力的競爭力下降,IFR估測,到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使用量將實現翻番至42.8萬台。
「企業將被迫加大在機器人方面的投資,以此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IFR秘書長古德倫?利岑貝格爾(GudrunLitzenberger)表示,「當前階段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是汽車產業,但在接下來的2-3年中,電子行業將成為推動力量。」
日本機器人製造商仍然占有全球最大市場份額,約為60%,而中國供應商正在快速崛起,約占25%。其餘大部分份額則由歐美廠商瓜分。
瑞士ABB、德國庫卡(Kuka)、日本安川電機(Yaskawa)以及發那科(Fanuc)目前均已在中國建立了生產基地,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廠商選擇中國建廠。
瑞士ABB公司機器人業務主管博?沃加德?納塞斯(PerVegardNerseth)表示:「中國製造業的自動化進程才剛剛起步。我們已見證了快速變化,在過去的兩到三年時間裡幾乎呈現了爆炸式增長,甚至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截至目前,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和生產市場,汽車行業是中國機器人使用最多的產業,占到全球運行機器人總量的40%左右。
利岑貝格爾表示,為在生產線上引入機器人,大眾、戴勒姆等歐洲汽車製造商已在中國市場投入巨額資金,並將機器人供應商帶到了中國。而電子品製造業廣泛使用機器人的時代將隨之而來。
作為蘋果iphone和ipad等產品代工商,中國台灣地區的代工巨頭富士康,已經開始製造自己的Foxbot機器人,此外富士康還使用了來自其他廠商的機器人。
更多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