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人工智慧與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作為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廣州在這一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2025年,廣州將進一步加速人工智慧與現代金融的產融對接,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新動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建設。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廣州正加快構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打造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6個未來產業和8個現代服務業。其中,人工智慧和現代金融分別被列為戰略性產業集群和現代服務業的核心領域。目前,廣州已聚集約1800家人工智慧相關企業,覆蓋產業鏈上游基礎層、中游技術層和下游應用層。與此同時,廣州金融業總資產接近13萬億元,本外幣存款餘額超9萬億元,貸款餘額達8.32萬億元,存貸比超過92%。強大的金融供給為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支持。
在金融領域,人工智慧的應用正迎來爆發期。大模型技術的突破將極大加速AI在金融場景的滲透,尤其是在信貸審批、風險管理等核心業務環節。廣州多家金融機構已啟動人工智慧相關合作項目,包括構建「AI+金融+產業」生態聯盟、打造金融科技信創領域標杆、建設人機協同金融輿情風險挖掘平台等。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也為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工智慧與金融的雙向奔赴,不僅體現在技術賦能業務,更體現在業務場景的深度挖掘與創新。金融機構通過加強行業交流、生態合作與場景共創,進一步探索適合大模型落地的業務場景。例如,金融科技平台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的創新,正在形成新的數字金融產業鏈。這種深度融合為廣州加快建設金融強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核心引擎提供了重要動力。
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廣州作為全國金融業的重要城市,正通過人工智慧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全面引領國家金融戰略的實施。金融科技平台在技術創新、場景應用和產業鏈構建方面的優勢,為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供了新路徑。未來,人工智慧與金融的協同發展將進一步推動廣州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總結來看,2025年將是人工智慧與金融深度融合的關鍵一年。廣州通過加速人工智慧與現代金融的產融對接,不僅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強大的金融支持,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建設注入了新動能。未來,人工智慧與金融的雙向賦能將繼續推動廣州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全國金融科技與產業融合樹立標杆。
更多人工智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