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消息,李克強總理近來對網費的關注,讓億萬中國網民看到了網絡提速和降費的希望。其實,在最近兩年多的時間裡,李克強總理已經多次提到我國通信基礎設施過於落後,要加大寬帶和移動網際網路建設。以下是2015年我國網絡提速和降費情況分析。
2013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就部署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2014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強調要促進信息消費,實施「寬帶中國」戰略;2015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提出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光纖網絡,大幅提升寬帶網絡速率。
直到2015年4月14日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的幾點感慨和「吐槽」讓無數網民、運營商認識到了問題的嚴峻:中國的信息基礎設施之落後,我們自己都很難想像;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帶寬,這方面我們的潛力很大,空間也很大;現在很多人,到什麼地方先問:「有沒有WiFi」,就是因為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
網費究竟高在哪?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看來,網絡費用追求越來越便宜,速率越來越高,是每一個網際網路人追求的目標,也是合理的。「而且中國有這麼多的網民,人越多,它的成本應該越低,應該更便宜。」
但是這個問題,中國也有中國的情況,不能簡單的跟香港、韓國比,因為中國東西部差異巨大,要建網絡的成本很高。「香港就是一個城市,建一個城市網就能為大家服務。中國要把13億人口都服務到,中國這麼大的面積,把光纜、設備都安裝好,這可能是成本很高的。」
其中,基礎網絡建設和後期的維護在網絡成本中占了最大的比重。劉韻潔介紹,「據我了解,比如像中國聯通,網際網路的骨幹網都很大,原來是兩年一個工程,現在每年都有一個工程,每年都在幾乎是翻番的擴容,但是還滿足不了需求。」如果想大幅度的提速降費,就需要新的變革。這種變革既包括技術變革也包括經營理念、資費的變革。
技術革新:光改勢在必行
在劉韻潔院士看來,技術上的變革從目前來看通信網絡是4G技術,而在固網則表現為光進銅退。來自北京通管局的數據顯示,北京光纖接入用戶占比達55%。作為光改「大戶」的北京聯通任務很重,該公司計劃未來兩年投入52億用於光改。
因為物理屬性的差異,光纖比銅纜有著通信量大、體積下、衰減少等特點。是提高網速的理想材質,已經成為了世界主流。但是僅僅以北京為例,光纖的普及仍然有待提高。
光改的推進速度有多慢?據了解,目前在北京的住宅區域中,北京聯通九成已完成光網覆蓋,光纖覆蓋的家庭數超過六百萬戶,但只有一半多點的用戶完成了光改,還有近半數的依然在用老舊的銅。
所以光改是提網速降網費的先決條件。只有普遍的光纖入戶才能提升網速,因為商用銅纜一般最高直到8m而已;也只有光進銅退才能節省運營商的成本,實現降價。
資費革新:套餐服務是大勢所趨
從移動通信資費方案來看。三大運營商的改革維度基本相同,都在流量價格優惠、開通閒時流量、推出流量不清零等方面做足了功課,整體流量費都有所降低。當然中國移動推出的「夜間流量」優惠遭到了網友的吐槽。更多行業資訊可查詢《網絡通信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網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