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手機終端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手機支付行業標準政策分析

2015年我國手機支付行業標準政策分析

2015-08-03 15:39:3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5年我國手機支付行業標準政策分析

  最嚴新規規定了啥?

  1 根據央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用支付帳戶轉帳,無論轉入還是轉出,都只能在支付帳戶與自己的同名銀行借記帳戶之間操作

  2 限制轉帳支付金額:擁有綜合類支付帳戶的個人,支付帳戶的餘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得超過20萬元;擁有消費類支付帳戶的個人,所有支付帳戶的餘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得超過10萬元

  3 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帳戶。這意味著此前第三方支付爭搶的P2P網貸資金託管業務或被禁止

  上周五,央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簡稱意見稿),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引發了軒然大波。有網友質疑,若對網絡支付設置每日5000元額度的限制,連蘋果手機都買不了。隨後央行緊急作出解釋,5000元限額僅針對第三方支付餘額,超過5000元可以用銀行卡快捷支付,不影響網友的正常網購。

  不過,央行的解釋並未對意見稿中對於支付帳戶開立、單筆支付、轉帳等方面的限制做出說明,引發了不少用戶的擔憂和猜測。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未對「意見稿」做公開表態,只表示還在研究文件。

  意見稿一旦通過並實施,未來究竟會對用戶的開戶、網購、消費、轉帳帶來哪些影響?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就此採訪了支付寶、財付通等相關第三方支付企業。

  開通支付帳戶難度大增

  發紅包需要開5個證明

  意見稿規定用戶在開設網上帳戶時,需要用5種方式來驗證身份。也就是說,未來用戶如果要發微信紅包,需要先向微信提交5個機構的證明來驗證自己身份才可以。

  根據意見稿的第十六條,支付機構給個人開戶,如果是消費類帳戶,需要三個機構為用戶做身份驗證。如果是具備理財、轉帳功能的綜合帳戶,則需要五個機構來驗證。

  而目前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主流的支付機構,都還達不到央行的規定,而且,這一規定對非銀行類支付機構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裡的身份認證指的不是密碼等安全手段,而是公安、稅務、工商、銀行、教育機構、居委會等能證明個人身份的機構。舉個例子,用戶上傳身份證,支付機構可以通過公安網校驗,來證明你是你;又比如,用戶綁定銀行卡,由於銀行卡是實名制的,所以校驗銀行卡信息也可以證明你是你。而目前,像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都是只用了這兩種外部渠道來證明你是你。

  但是,央行認為,這兩種外部渠道並不足以證明用戶身份,用戶需要找到更多外部渠道來證明「你是你」方可開戶。

  換言之,今後用戶開設支付帳號,可能還要上傳文憑學歷、納稅證明、戶口本、護照等一系列東西。打個比方,未來用戶如果要給朋友發個微信紅包,發之前先要向微信證明「你是你」:上傳文憑、納稅證明、戶口本、護照等資料,或者跑工商、居委會各種地方開證明。只有經過5種身份驗證後,才可以發微信紅包。這無疑將極大地影響用戶使用微信紅包的體驗。

  告別免費轉帳時代

  AA收款功能或成擺設

  無論是支付寶錢包還是微信支付,都有一個AA收款功能,七八個人聚餐,一人買單發起AA收款,填上聚餐人數,系統就會自動算出每人支付費用發出收款信息,其他人憑此打款到買單人帳上,這其實利用的就是第三方支付帳戶的轉帳功能。

  但如果意見稿實施,今後大家聚餐可能還得回歸中國人的傳統,一人買單輪著請客。根據意見稿第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機構為客戶辦理銀行帳戶向支付帳戶轉帳的,轉出帳戶應僅限於支付帳戶客戶本人同名銀行借記帳戶;辦理支付帳戶向銀行借記帳戶轉帳的,轉入帳戶應僅限於客戶預先指定的一個本人同名銀行借記帳戶。

  這也就是說,你的支付寶帳戶只能給自己的銀行卡轉帳,不僅不能AA打款,想給老家的父母孝敬點生活費,可能也要去銀行排隊;老闆給員工發工資或許也只能一家家銀行去倒騰了。假如意見稿得以實施,城市用戶可去營業廳櫃檯、ATM機、手機銀行或者通過網銀進行轉帳,但很多農村地區只支持郵局和農村信用合作社,有些地方小銀行也沒有網銀,無法使用手機銀行轉帳,若第三方支付轉帳被叫停,就只能去銀行匯款了。而銀行的跨行轉帳一般要收取一定手續費,這意味著通過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工具免費轉帳的午餐沒了。

  「快捷支付」超200元

  或需登錄銀行網銀驗證

  雖然央行在8月1日發表的解釋中表示,網購超過每日5000元的限額不要緊,還可以通過銀行卡快捷支付來付款,這個沒有限制。但意見稿規定,支付機構根據客戶授權,向客戶開戶銀行發送支付指令,扣劃客戶銀行帳戶資金的,支付機構、客戶和銀行在事先或者首筆交易時,單筆金額200元以上,支付機構不得代替銀行進行客戶身份及交易驗證。

  對此規定,有網友提出疑問:如果交易超過200元,是不是輸完網絡支付帳號的密碼後,還要跳到銀行的APP或需要銀行簡訊驗證才能支付成功呢?

  央行對此的解釋是,200元以上的支付,具體銀行驗還是支付機構驗,必須是客戶授權同意銀行與支付機構按約定做的。如果他們約定由機構驗,那麼一旦發生資金欺詐或盜竊,銀行必須承擔資金安全責任,不允許推責給支付機構。

  過去銀行給支付機構的單日限額在2萬至5萬元不等,而快捷支付(即無需跳轉網銀)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用戶支付效率。業內人士認為,明確銀行與支付機構的責任是好,但對於用戶來說,銀行對支付機構的快捷支付限額將縮水。

  新規目的

  規範「類存款」業務

  規避盜刷、欺詐亂象

  觀意見稿全文,核心在於規範第三方支付的「類存款」業務,提高帳戶的安全性。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學院教授黃震認為,「盜刷、欺詐、套現等亂象頻發,網絡支付安全越來越受到監管部門重視。」他表示,意見稿是想讓非銀行支付機構回歸當初發牌照時的初衷,服務於電商做小額、快捷的支付業務,不希望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業務邊界無限擴張。

  「此次《意見稿》區分了支付機構與銀行機構的差異,防止支付機構出現銀行化、銀聯化,實質上積極鞏固了銀行體系在金融行業中堅不可摧的信用交易地位,鼓勵支付機構可大力開展通道業務。利於維護金融行業穩定、長期健康發展。」華泰證券金融業分析師羅毅認為。

  網際網路諮詢機構易觀國際分析師馬韜表示,意見稿對於帳戶管理做出的種種規定,實際上是強調第三方支付的「中介性」,淡化「吸存」「轉帳」功能,對百姓的支付體驗影響不大。大部分人仍將第三方支付作為小額支付工具,如金額過高,可通過網銀支付。

  艾瑞諮詢分析師李超表示,意見稿客觀上有利於保障客戶資金安全,因為支付帳戶所記錄的資金餘額相當於「預付款」,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近年來,第三方支付帳戶沉澱資金被盜取、挪用的事件時有發生。意見稿中對於第三方支付的功能限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風險積聚。

  行業影響資金離開第三方帳戶

  行業兩極分化將加劇

  目前我國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約270家,2014年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交易規模超8萬億,同比增長50%。

  從意見稿來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受到了較多限制。例如,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帳戶,這意味著第三方支付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P2P網貸、眾籌平台進行資金託管的業務將受到極大約束,甚至被禁止。

  此外,大額消費將不能走網絡清算通道,需要回歸銀聯,直接減少支付機構的資金沉澱;同時意見稿要求每個帳戶的開立需採用3-5種以上方式進行交叉驗證,將使支付機構喪失大量潛在用戶。

  意見稿一旦實施,將對數萬億市場產生影響。業內人士預見,新規之下,大公司仍將延續多元化經營的路徑,而小公司可能因競爭壓力退出市場。零壹財經分析師趙飛表示,未來大公司將開展對多家小公司的收購,提升支付通道規模。

更多手機支付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手機支付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