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相對年輕的消費群體帶來的死角問題逐步顯露出來,近日,據外媒報導,預計卡地亞中國大陸的高端手錶銷售額較2012年巔峰水平已下降六成,男性消費不足是原因之一。
據報導,卡地亞以合併銷售額計是全球最大的珠寶和手錶品牌,為其母公司瑞士歷峰集團貢獻逾三分之二的集團利潤。但在卡地亞珠寶銷售紅火的同時,手錶銷售額卻大幅下滑。
報導稱,一些分析師估計,中國大陸的高端手錶市場較2012年巔峰水平已下滑了60%。
據高檔手錶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顯示,與其他高端手錶品牌一樣,卡地亞面臨香港、中國內地、俄羅斯和美國等主要市場需求下滑的局面。但除此之外,卡地亞還面臨一些該品牌特有的問題。
卡地亞高管曾公開承認,「卡地亞的消費者偏年輕,主要是25歲到35歲的女性。」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相對年輕的消費群背後是一群追逐時尚女性的白領,這就相對拉低了整個品牌的高端形象,卡地亞面向男性消費者的銷售困境待解。」
對下月將接任卡地亞執行長的Cyrille Vigneron而言,在中國市場改善卡地亞作為手錶製造商的品牌形象,可能是重中之重。中國的富裕女性對卡地亞手錶情有獨鍾,但男性消費者則偏愛勞力士、百達翡麗或江詩丹頓等「純粹的」手錶品牌。
卡地亞缺乏創新也是不能逃避的問題,Vigneron需重點關注。
消費者在升級,消費者可能更需要一些高端的、小眾的,尤其是珠寶、鐘錶領域中的設計師品牌、定製品牌會更加受到中國消費者的追捧。而卡地亞一直主推它賣的最好的一些司空見慣的所謂 「經典款」,走量了,比如腕錶都是藍氣球居多。隨著消費者的升級,消費者慢慢已經不滿足於消費這些產品了,甚至認為再戴這些產品會對身份是一種下降,因為太司空見慣了。
記者走訪了卡地亞北京某分店,正是卡地亞的一家腕錶經銷商店,店員透露,銷量一直上不去,最暢銷的表款就是藍氣球系列,並沒覺得反腐對業績造成多大影響,可以根據消費者需求開發票。
而導致卡地亞高端品牌形象下降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仿貨多,這一點也與LV極其相似。
以卡地亞的普通款,都是金屬材質的,市場上的仿貨很多,極大影響了品牌形象。
以佛山日報9月份報導為例,報導指出,根據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提供的線索,警方搗毀一個涉及東莞、佛山等地網絡銷售假冒「卡地亞」等名牌飾品的產業鏈,查獲假冒首飾成品8000多件,正品估算價值9000萬元。
知情人士向中國經濟網記者透露,「各奢侈品商家的進貨渠道不一樣,就算是奢侈品行業從業者也很難從外觀上鑑別假貨,更別說那些消費者了。」
「卡地亞假貨多嚴重影響了其品牌形象,更造成了市場的混亂。」該人士說。
另外,讓外界詬病的是服務水平、產品質量,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粗略統一發現,卡地亞因質量和服務問題遭到媒體曝光八次之多。
據悉,消費者張先生購買的卡地亞手錶只佩戴了四個多月就出現了停走現象,卡地亞為這塊「問題手錶」進行過一次維修依然無法使用。張先生尋求退換,卻遭卡地亞拒絕。
針對卡地亞在中國市場的現狀,多名消費者向記者表示,「除了品牌形象大眾化、仿品增多外,服務及質量急需改善。」
更多手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手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