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5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也逐步爆發,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對傳統燃油車實行限牌限行限購,對新能源乘用車卻一路綠燈,如2015年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李克強總理明確指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這已經在國家層面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掃除了地方政策壁壘。
預計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成本降幅可能就在1.24%左右,如果碳酸鋰、六氟磷酸鋰、鈷等重要原材料或資源的價格漲幅超過上述預計,或是大規模的擴產導致製造成本攤銷額度提升,都有可能使得2016年的動力電池成本與2015年持平甚至超過2015年。
國內的動力電池市場,在2014年之前,基本上以磷酸鐵鋰為主,產品集中在方形,大容量硬殼電芯,產品應用以商用車為主,乘用車的數量較少,這與中央政府的補貼政策和各地方政府在公共運輸領域的推廣力度直接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每年所消耗的能源也在持續增長,導致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
由於政策的慣性和產品價格不斷走低,預計在2016年,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會繼續保持1.5~2倍的增幅,出於安全性和成熟性考慮,政府主導部門和行業專家希望整車企業仍然主要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謹慎使用三元動力電池,這會推動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延續高速增長的勢頭。
同時,整車企業不斷調整產品策略,擺脫了早期摸著石頭過河的局面,找准了消費者的需求點,如比亞迪從純電動車切入混合動力領域,推出秦,唐等混合動力車,解決了消費者最為關心的續航里程問題,在一線城市供不應求。
北汽、江淮、眾泰、奇瑞、康迪的「低價」純電動汽車,則直指電動車的高價問題,將補貼後的電動車價格拉到十萬甚至五萬的價位,在計程車領域、三四線城市、以及部分大城市的城郊結合部都獲得了廣闊的市場。
由於乘用車市場對動力電池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三元材料的電芯逐漸成為主流,同時由於特斯拉的示範效應,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採用類似18650的圓柱電芯來做動力電池。
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旺盛,和新能源乘用車產品的日益成熟,預計2016年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會繼續保持2~3倍的增幅,從而帶動三元動力電池,尤其是圓柱形三元動力電池的爆發式增長,成為2016年動力電池市場最大的熱點。
以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數據作為參考,2015年的動力電池市場總產量將達到16~17GWh左右。假設2016年新能源商用車的增幅為1.5倍,新能源乘用車的增幅為2倍,預計全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可以達到55萬輛,那麼動力電池的市場總需求大約在30GWh。
電池製造所需的材料很多,除了重要的是四大關鍵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以及殼體蓋板之外,其他材料還有:正極方面用的粘結劑PVDF、溶劑NMP、集電體鋁箔,負極方面用的粘結劑CMC、溶劑去離子水、集電體銅箔,用於極耳的鋁帶、鎳帶,等等。其他材料在動力電池成本中的占比9.09%。總體來看,這一塊成本的下降空間也不大,預計2016年有5%的降幅。
更多新能源汽車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汽車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