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焦化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形勢呈現出市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產品產量和價格持續下跌、經營效益下滑明顯加重的局面。十三五中國焦化行業政策及現狀分析詳情如下。
記者從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獲悉,《焦化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已經編制完成並正式對外發布。《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時期,焦化行業將淘汰全部落後產能,產能滿足准入標準的比達70%以上。
《規劃綱要》還提出,優質煉焦煤配比降低4%(保持焦炭質量不降低);200萬噸及以上規模焦化企業基本實現能源管理中心和信息化管理模式;鋼鐵企業干熄焦裝置配置率達到90%以上;爐煤氣利用率達到98%以上,水循環率達到98%以上,噸焦耗新水降至1.5噸以下;化解過剩產能5000萬噸; 焦化准入企業污染物排放基本達到《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為確保「十三五」目標的實現,《規劃綱要》提出了四條保障措施。一是提升行業協同發展能力。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將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有效協調,積極爭取焦化企業節能減排獎勵和融資政策,建立焦化行業科學發展評價體系、服務協調平台、技術創新平台以及與相關產業相互融合的新業態。二是促進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明確焦爐煙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管式爐二氧化硫達標控制措施,苯並(a)芘排放控制措施,廢水、異味、固體廢物控制措施。三是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包括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加大安全保障措施投入。四是發揮焦化產業園區發展優勢。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告訴記者,到2015年底,全國焦化產能為6.87億噸,實際產量4.5億噸左右。目前,獲得准入的產能約占總產能的50%。按照國家淘汰焦化落後產能的規定,我國碳化室高度低於4.3米的落後產能約有2000萬噸,大多地處偏遠地區。更多相關焦化行業現狀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焦化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崔丕江分析稱,當前焦化行業經濟運行仍然處在新舊體制的轉換過程中,統一開放和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還有待完善;企業節能減排貫標達標任務緊迫而艱巨;企業資金緊張、相互拖欠的經營風險、經營效益惡化狀況急需改變;企業在科學決策、創新管理,建立高效經營運行機制、合理分配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還有待改進。行業主要矛盾是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與合理協調地方利益、企業利益、職工利益的矛盾;產業總體布局調整、產品結構調整與國家法規政策調整、行業間利益合理分配的矛盾。
他指出,據有關規劃研究單位預測,到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為6.78億噸,消費粗鋼在7.21億噸。屆時,我國每年將保持4億噸左右的焦炭消費。此外,從目前運行情況看,焦爐煙囪排放指標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達標困難。「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加大企業資金、成本壓力。
更多焦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焦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