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貨店市場份額持續萎縮的市場環境下,以品牌店、電子商城、購物中心等經營模式為服裝零售業核心的時代已經來臨。2016年我國服裝零售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詳情如下。
傳統零售企業最熟悉的是挑好地段、做好裝修、陳列好商品,等待客戶上門的坐商模式,這種模式已經受到電商、微商的巨大衝擊,不太適應當前形勢和未來趨勢。而「網際網路+」模式恰恰是需要企業在網絡上主動出擊,最重要的是能夠「到達」客戶的眼球,是經營好客戶的「粉絲經濟」、「社群經濟」,是一種行商模式。因此,需要傳統服裝零售企業改變思路、立即行動、抓住機會成功轉型。
首先是移動端,據數據顯示,消費者使用習慣已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時間的碎片化倒逼著智能設備的發展,手機移動端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隨時隨地購物的需求,展現在用戶手機上的可以是品牌APP也可以是品牌微信商城,後者將隨著微信用戶的持續擴大,微信功能的不斷增強,是企業拓展移動端市場的未來趨勢;其次是平板端,在門店不再只是展示畫冊的功能,而是導購可以通過「導購之星」APP與客戶在線一對一溝通、推薦搭配、預約試衣,從而完成銷售閉環。最後是門店大屏,傳統門店變成數位化門店,即通過智能設備展示全品類商品,通過遊戲互動優惠券下載提高門店客流量以及延長客戶駐店時間。目前這些變化正在門店中普及,這是服裝零售企業的第一個發展趨勢。
再強調一遍,O2O不是泡沫。目前葳芸旗袍、海貝童裝、卡汶女裝等眾多品牌皆在 2015年試水O2O。今天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從線上走到線下,比如亞馬遜、京東、茵曼等,因為線上流量紅利急劇縮減以及消費者的體驗需求倒逼著他們走向線下。同樣的,線下的零售企業同樣遭遇著發展瓶頸,催促著企業加快網際網路轉型的步伐。所以未來線上線下融合是我們可以看到的第二個發展趨勢。更多最新服裝零售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服裝零售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韓永生教授曾說過,「對於品牌經濟而言,本質上就是社群經濟,經營一群有著共同價值觀、興趣愛好、相同的認知的一群人,他們喜歡你的品牌故事,認同你的品牌文化,品牌管理就是如何維持與這群人的長期關係。」過去對於實體店比較困難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商品賣給了誰,哪一群人在買我們的商品,品牌商與消費者之間又隔著中間商加盟商,無法進行互動。但是網際網路時代,讓一切變得簡單,導購通過「導購之星」就可以輕鬆知道粉絲的瀏覽數據、在線試穿數據、購買數據、互動數據,以及客單價、連帶率、退換貨率等,同樣也可以知道粉絲的轉化率、流失率、活躍度等數據,以往ERP中會有一些,但無法應用到導購的實際銷售過程中,而現在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導購可以精準及時地了解客戶需求,給客戶最匹配的產品和服務,品牌商能獲得更全面的大數據。同時讓用戶參與到活動中甚者是產品設計中來,讓粉絲創造價值,讓品牌到粉絲不再只是單向,而是擴散型的傳播,有助於提高粉絲的粘性。
所以網際網路讓傳統零售企業的發展變得不再那麼狹隘,很多未知領域還等待著我們去挖掘。
更多服裝零售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裝零售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