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網絡教育行業分析報告 >> 中國網絡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虛火過旺

中國網絡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虛火過旺

2016-08-02 11:02:0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網絡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中國的網絡教育市場如今正如火如荼。自2010年以來,我國在線教育用戶保持著10%以上速度高速增長。但同時這也是個面臨著嚴峻問題的市場——儘管2015年整個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銷售額超過了200億美元,但僅有5%的網絡教育公司盈利。

  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調查的結果顯示,2015年有70.58%的在線教育公司處於虧損狀態,13.24%的公司處於持平狀態,僅有16.18%的公司保持盈利狀態,大多數在線教育機構都死在了A輪。

  目前全球網絡教育模式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K12(基礎教育階段)教育,一種是針對專門人群的學科、職業教育(其中以語言教育為主),還有一種是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英文簡稱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和國外主要依靠MOOC構建網絡教育生態不同,國內熱錢幾乎都在滾向K12和外語培訓。兩種網絡教育生態有何不同?國內網絡教育會否只是一團虛火?

中國網絡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虛火過旺

  國內外網絡教育市場現狀

  中國教育市場是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2015年一年,中國的44家教育科技公司共獲得了17億美元的融資。而今年6月10日,在線英語學習平台51talk就在美國紐交所正式上市。

  51Talk採用「共享經濟」模式,他們雇用來自菲律賓的外教,為中國學生提供一對一線上英語課程。但在此之前,51Talk三年虧損分別達到1780萬、1.017億和3.27億,上市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51Talk的資金壓力。

  這體現了網絡教育熱錢背後所呈現的泡沫化現象。在移動化的技術驅動下,網絡教育市場產生了新的機會,一些投身於網絡教育市場小型創業公司成長為獨角獸,並且拿到了專注於教育領域的風險投資

  一些網際網路巨頭,例如阿里巴巴和騰訊,也對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教育科技初創公司拋去了橄欖枝,或者是建立自己獨立的教育方向子公司,這些公司必須通過高額的投入和快速增長占領市場份額。

  但資本只在市場上翻滾,實際上並沒有真正鋪開到公共教育領域。國外的在線教育市場要比國內的成熟得多。

  早在2008年,美國加州就開始全州採用電子課本代替紙質教材,日本大學本科畢業要求接近半數的學分是通過「遠程教學」完成的,韓國是目前世界上推行電子課本教學力度最大的國家。經過十多年的摸索,國外的網絡教育更傾向於公共領域,並逐漸發展出成熟的MOOC模式。

  2011年,史丹福大學開設了免費對外開放的三門在線計算機類課程,共吸引了16萬名註冊用戶。隨後,哈佛、哥倫比亞等美國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台,MOOC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MOOC推出之後迅速在世界範圍內受到廣泛關注,短期內快速發展。MOOC平台edX上,光是麻省理工學院開設的電路與電子課程,就有超過160個國家的15萬名學生報名參與,學生年齡從14歲到74歲不等,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MOOC並不是非盈利機構,與此相反,MOOC與其他在線教育相比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盈利模式,在目前已經十分多樣化的收費模式基礎上,MOOC的平台商們還在積極探索更為可行的盈利模式。

  以MOOC平台Lynda為例,公司自成立第二年起即實現連續盈利。Lynda目前採取用戶訂閱模式,每個月只需要付費25美元即可瀏覽網站上的相關課程。結業證書也是目前被公認為最具有發展可能性的盈利模式,Coursera是這一盈利模式的主要代表,線上課程全部免費,但是用戶修讀完課程後可選擇Coursera提供結業證書,並需要付一定的費用。

  除此之外,付費的求職諮詢、學分甚至學位授予、廣告等盈利模式也是MOOC積極嘗試的盈利模式。

  可汗學院和萬門大學的不同遭遇

  可汗學院創始人薩爾曼·可汗

  可汗學院是國外著名的非機構性MOOC,在2004年由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成立,2012年,福布斯雜誌曾發文稱「一個人,一台電腦,一千萬名學生,可汗學院如何重塑了教育」。

  在中國,類似的網絡教育模式有「萬門大學」,由童哲依託於人人網創立,可汗和童哲的創業的願景相同,他們都希望通過網際網路免費提供教育資源,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力量廣泛學習和創造,實現教育普及化。

  雖然可汗學院和萬門大學的模式、目標和願景都相同,但二者在國內外的遭遇卻大相庭徑,由此可以窺見MOOC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

  2007年,可汗成立了非盈利性的「可汗學院」網站,用視頻講解不同科目的內容,並解答網友提出的問題。除了視頻授課,「可汗學院」還提供在線練習、自我評估及進度跟蹤等學習工具。很快,這個網站每月的平均點擊量就達到了200多萬次。

  2009年,可汗乾脆將基金公司的工作辭掉,全身心投入到「可汗學院」的建設中來。2009年,可汗學院獲得了微軟教育獎,2010年,可汗學院獲得谷歌兩百萬美元的項目資助。

  隨之而來的物質支持,讓這個免費網站更加活躍。2010年,可汗學院先後接到了兩筆重要捐助:一筆是比爾·蓋茨夫婦的慈善基金捐助的500萬美元,另一筆是谷歌公司贊助的200萬美元。利用這些錢,可汗將現有視頻翻譯成了西班牙語、法語、俄語、漢語等10餘種語言,並聘請了一些助手。

  大量捐助的到來,意味著可汗獲得了肯定。在可汗學院的推動下,美國愛達荷州在2011年立法通過中學畢業47學分中的2分必須為線上學習課程,2013年,可汗學院的課程被美國二十多所公立學校採用。

  曾被成為中國版「可汗學院」的萬門大學就沒那麼順遂。萬門大學在2012年由北京大學物理系學士、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理論物理碩士童哲創立,其創立和發展都與人人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創立初期,萬門大學是人人網上的明星主頁,萬門大學的公共主頁曾吸引超過百萬學生關注,創辦一年半的時間,萬門大學受到如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等多位業內學者的認可和支持。 2014年,人人網宣布投資控股萬門大學。

  由於過於依賴單一渠道,隨著人人網時代的衰敗,萬門大學的影響力急速下降,直到今天,萬門大學APP的註冊用戶只有二十多萬,校長童哲因為在各種渠道反覆強調自己的「巴黎高師」血統而受到作秀指責,萬門大學本身也因為師資、課程、資金等問題而受到「營銷大於實質、缺乏乾貨」的質疑。

  而在創投環境的影響之下,萬門大學也把課程重新定位「用戶剛需」類課程,以語言版塊的出國英語考試類課程、小語種培訓課程,中學版塊的高中全科培訓課程,大學版塊的各學科基礎大課,以及特色的萬門通識課程包括PS、化妝為主。

  由此可見,源於國外的網絡教育在中國焦灼的創投環境之下,已經漸漸失去了改革色彩。

  為什麼國內外網絡教育情況相差巨大

  第一,跟真正想經世濟人的國外教育者相比,國內網絡教育的大部分入局者只想掙快錢。

  融資上,網絡教育平台受到資本高度熱捧。2015年前11個月,網絡教育融資已經接近18億美元,跟誰學、滬江網、優才學院、我贏職場、小站教育以及阿凡題等多家在線教育平台完成了融資,在線教育資本盛宴已然開啟。眾多細分領域中,K12、早教、職業培訓、語言培訓與出國留學是資本關注的熱點。

  平台盲目「燒錢」競爭、缺乏具體的盈利模式是網絡教育行業長期存在的痛點,網絡教育將面臨資金隱患,發展清晰的盈利模式成為當務之急。在資本高壓之下,網絡教育者對「教育」本身的重視程度反而降低,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掙錢和盈利之上。

  第二,中國學生在學習上具有趨利性。

  北美學生和中國學生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群體,中國學生目標是在考試中獲得高分。他們更注重考試的技巧而不是知識本身,而且在學習過程當中,絕大部分學生必然需要來自權威一方,比如父母的壓力。純在線的學習方式會讓中國學生耐心不足,注意力不擊中。

  為了能夠及時取得到學習成果,中國學生更適應面授,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地面學習中心,中國家長會更願意把孩子送到離家近的線下機構,因為老師可以監督學習更高效地學習,面對面授課。

  所以,可汗學院、MOOC這樣的網絡教育形式對中國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遠遠低於美國學生,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網絡教育方式更適合為考試而學習的中國學生。

  第三,自主學習氛圍不夠。

  在以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環境之下,中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降低。

  在西方社會,孩子們的確可以有一個開心、幸福的中小學,但「更少的學習、更多的遊戲、更寬鬆的管理」,實際上意味著如果想要躋身社會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課外輔導與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會資源。

  與中國教育以顯性的應試來劃分學生群體不同,西方教育實際上通過一個寬鬆的過程,偷偷完成了社會分層。大多數老百姓的孩子在這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澱了下來。

  說到底,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不同,絕不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國的教育是底層向上攀登的階梯,平民子弟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吃苦受累。

  而西方的教育則是一個分層機制,它的大眾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從市場上另行購買教育,買不起的人則自然而然地被淘汰。

  網絡教育真正的社會效益體現在讓優質教育資源更平等了,人們有更多機會接觸高等學府的課程內容,但由於社會氛圍和社會認知度的問題,真正應該受益的那個群體並沒有了解到網絡課程的存在。

  當資本回歸理性之後,更應該做的是從營造社會氛圍的事情去推動網絡教育,正如俞敏洪所說:

  「目前在線教育嚴重缺乏深度思考,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教育中間魚龍混雜,那麼多的網際網路教育公司,那麼多本來不是老師的人現在冒充老師。那麼多的說出來的話淺薄到不能再淺薄的人發表自己的教育孩子的觀點。做教育是講情懷的事情,有時要刻意地拋開資本、金錢這種字眼,專注在教育的本質,不要去迎合資本,更不要被資本沖昏了頭腦。」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網絡教育產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更多網絡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絡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