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三十多年來的快速發展,軸承行業也取得了高速發展。自1980年到2015年,經過35年來的發展,我國軸承銷售收入增長了 140 倍,年均增長為 15.18%,軸承產量增長了 94 倍,年均增長 13.86%。
軸承產品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顯示,2009 年至 2014 年間,我國軸承行業總體規模呈上升趨勢,其中 2011 年至 2014 年間的平均增長率為6.96%。而到了 2015 年,我國軸承行業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 1,567 億元,同比減少 4.97%。2015 年度行業總體呈下滑趨勢,主要受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許多軸承企業還未適應從規模型經濟的高速發展到追求質量效益服務的中低速發展,轉型升級速度明顯低於經濟結構調整速度。從 2016 年行業整體發展趨勢來看,除受到宏觀經濟不確定因素影響之外,我國軸承行業內的企業正在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並實施技術升級和產品優化,有利於行業恢復增長,提高整體競爭力。據中國軸承工業協會預測,我國軸承產業「十三五」還將以6-7%,「十四五」將以 5-6% 的速度中速增長,增長方式也將從規模速度型增長轉變為質量效益型增長,單位資產產出率、增加值率、人均增加值、銷售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發明專利授權量將大幅提高,單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將大幅降低。
軸承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世界十大軸承製造商
|
|||
1
|
瑞典
|
SKF
|
瑞典斯溫斯卡軸承製造公司
|
2
|
日本
|
NSK
|
日本精工公司
|
3
|
日本
|
KOYO
|
日本光洋精工株式會社
|
4
|
日本
|
NTN
|
日本東洋軸承公司
|
5
|
日本
|
NMB
|
日本美倍亞株式會社
|
6
|
日本
|
NACHI
|
日本不二越鋼鐵工業公司
|
7
|
美國
|
TIMKEN
|
美國鐵姆肯滾子軸承公司
|
8
|
美國
|
TORRINGTON
|
美國托林頓軸承公司
|
9
|
德國
|
FAG
|
德國喬治沙佛公司
|
10
|
德國
|
INA
|
德國滾針軸承公司
|
軸承作為重要的基礎零部件,其製造在機械工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與世界軸承工業強國相比,我國軸承行業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為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長壽命產品的比例普遍偏低、產品的穩定性和創新性有待進一步改進等方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外知名軸承企業如瑞典 SKF、德國 FAG、日本 NSK、美國 TIMKEN 等紛紛選擇在中國投資辦廠,加劇了國內軸承市場的競爭。
更多軸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軸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