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車輛行業分析報告 >> 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分析:現「穩健」跡象

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分析:現「穩健」跡象

2016-09-22 09:29:1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9月13日,中國進口汽車市場資料庫(以下簡稱資料庫)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國內海關汽車進口量達到9.2萬輛,同比出現19.3%的正增長,結束了此前連續19個月的下滑。從車型來看,轎車進口量8月增長37.8%,是8月汽車進口的主要增量。

  此外,從品牌來看,排名前十進口汽車品牌進口量同比增長43.7%,是結束這一市場下滑態勢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奔馳品牌進口車增長最大,前十品牌中僅有大眾下跌。

  在國機汽車市場部高級經理王存看來,進口車市場已經出現了較多的好轉跡象,其中,庫存狀況改善明顯、進口轎車市場出現較大的復甦,讓今年下半年的進口車市場回暖成為可能。

  即便如此,進口車市場的價格仍然不穩定。在國產化推進的大背景下,進口車市場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

進口汽車

  轎車進口量增長37.8%

  8月,汽車海關進口量9.2萬輛,同比增長19.3%。記者了解到,進口量增長的背後,是此前連續19個月下滑的漫長「調整期」。

  在8月進口量回暖的帶動下,今年前8個月汽車進口量累計達到65.9萬輛,同比下滑幅度縮減為4.8%。

  從細分市場的情況來看,乘用車三大細分市場在8月均出現增長,其中,轎車進口量在8月出現大幅回暖。根據資料庫的統計,8月轎車進口量3.86萬輛,同比增長37.8%;SUV進口量當月增長5.6%至4.7萬輛;MPV當月增長27.5%至4969輛。

  「轎車市場的增長是帶動汽車進口量回暖最重要的原因。」王存向表示。

  不只是8月,轎車進口量在今年一直呈現較好的態勢。據資料庫統計,今年前8個月轎車市場累計進口量增長9.3%至24.4萬輛,在汽車進口中的占比上升至36.9%。

  相比之下,SUV進口量38.9萬輛,占據進口總量的59.2%,仍是最大細分市場,但前8個月這一市場已經出現10.9%的負增長。此外,MPV市場前8個月下滑19.6%,進口量為2.6萬輛,總量仍然較小。

  記者了解到,銷量排名前十的進口車品牌進口量的整體回暖,是帶動8月汽車進口量走高的主要原因。據統計,8月排名前十的進口車品牌總進口量達到7.1萬輛,同比增長43.7%。

  而在這10個品牌中,有9個在上月都是正增長,其中奔馳增長62.5%,月進口量達到1.8萬輛,位居第一;林肯品牌8月進口量增幅最大,達到291.2%,位居第七名。值得注意的是,大眾8月進口量下滑20%排名第九,是進口量前十品牌中唯一下滑的企業。

  進口車市場現「穩健」跡象

  「總量比較大的品牌庫存調整更快,所以很快恢復了正常的進口。」王存告訴記者,這些品牌8月成為汽車進口的主角。據統計,8月前十排位的汽車品牌進口量占據總進口量的77%。

  與此同時,進口車市場止跌回升的跡象給了車商增加進口量的信心。根據資料庫的統計,今年8月,進口車市場銷量7.5萬輛,同比增長9.9%,與汽車進口量在8月剛剛結束下跌實現正增長不同的是,進口車銷量在7月就已經開始正增長。

  進口車市場行情的回暖增加了進口車商的信心,與此同時,經過了近19個月的調整,經銷商的庫存狀況也開始改善,這標誌著進口車市場開始變得穩健。

  「8月進口車行業庫存為4.18個月,環比仍在繼續下降。」王存告訴記者,「對於進口車經銷商來說,這意味著庫存壓力下降明顯、資金壓力減輕。」因此在王存看來,今年下半年進口車市場將出現一定的好轉。

  分析認為,即便如此,進口車庫存仍處於高位,調整並沒有結束。在王存看來,前8個月轎車市場是進口量唯一增長的細分市場,主要是由於這一市場產品受到國產的衝擊相對較小,在SUV市場的火爆行情下,SUV產品被車企率先國產。

  然而,記者了解到,這一形勢開始出現改變。今年8月,國內整體轎車市場大幅增長19.6%,回暖趨勢明顯。在此情況下,包括奔馳全新E級車、捷豹XFL已經相繼國產上市。

  因此,受車型國產化和進口車庫存持續調整的影響,剛剛恢復增長的進口車市場仍存在較大變數。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2016-2021年中國全新進口汽車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進口汽車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