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農機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農機具行業2016年發展趨勢: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我國農機具行業2016年發展趨勢: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2016-10-27 16:30:1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資料顯示,20世紀末,美國工程學家把「農業機械化」列為對人類社會進步起到重大推動作用的20項最偉大的工程技術成就之一。眾所周知,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誌,而農業機械(農機具)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關鍵因素。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可見,農機具在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原始的農業生產工具(農機具)的使用。有史料記載,炎帝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耕種」。據說,我國古代最早出現的農機具是「耒耜」。它是象形字,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它是先秦時期的主要農耕工具,可看作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稱犁為耒或耒耜。

  2016-2021年中國農機具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表明,農機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農業機械化的水平。大中型耕整地機械作為農機具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抓住當前的惠農機遇,圍繞我國農業種植模式、農藝需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產品升級步伐,為用戶提供耕整地最佳價值解決方案,促進我國農業機械產業加快發展。

我國農機具行業2016年發展趨勢: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尚存制約發展因素

  從我國耕整地產業發展路線圖可以看出,自我對標產業平台、產品品質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整體技術品質、可靠性方面與跨國公司產品仍有差距。因此,在創新能力、技術突破、機組協同等方面需要協同推進、整體提升。

  首先,自主創新能力不高。農機具企業習慣於引進、消化和吸收的傳統路徑,缺乏自主創新的具體舉措。

  一是創新手段和能力不足,成為制約自主創新的主要問題。農機具企業普遍創新資源投入不足,創新績效考核不符合科研工作規律。產業鏈高端缺乏對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的優化和掌控。尤其是缺乏材料加工工藝、性能表徵與評價、理化測試技術研究,造成傳統產業升級緩慢,新型產業發展困難。

  二是產業整合意識薄弱。注重自我滾動的封閉式發展,依靠企業內部資源跟進式發展;缺乏依靠外部開放式的實施路徑和手段,沒有通過戰略聯盟、兼併重組等手段,推動雙向資源和能力的互補,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目標。

  三是發展定位不清晰。多數耕整地農機具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缺乏相應的人才和實物研發資源,沒有在做大做強、做精做專、數量和效益之間精準定位,企業難以進行創新性系統布局。

  其次,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目前,我國耕整地機械小型、低端產品仍占據較大的市場空間,大中型、中高端產品市場比率不到40%。產品研發投入不足,不重視前瞻性投入和研究,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

  同時,產品功能缺少複合功能,部分農機具企業缺乏整合技術的平台,單一功能產品較多。產品性能不適合經營需求,部分企業不掌握產品核心技術、核心工藝、核心材料,產品在作業中經常出現產品結構性、區域性及慣性故障,產品設計、研製、開發、生產、銷售、服務、改進不能做到閉環推進、線性提升;缺乏新材料、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電控技術等高效利用,產品升級步伐緩慢。

  再其次,機組協同仍需推進。我國耕整地企業多數是農機具單一、區域性製造企業,缺乏與主機同步設計、優化的實踐,難以與主機做到同步發展,跟不上主機發展的步伐;耕整地機械製造多數是滿足區域性產品,受區域農藝和耕作方式的限制,無法達到全國銷售、多區域銷售的用戶使用需求。

  同時,主機與農機具企業存在各自為主等現象。耕整地機械產品在做大做強方面缺乏與主機研發能力、製造資源和配套設施的資源共享、高效利用;做精做專方面不能滿足區域用戶耕作個性化需求,需要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產品差異化、產品經營性的綜合能力。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創新驅動是耕整地機械發展的首要因素。實施創新驅動,就要以戰略目標統領、優化平台資源和能力,全面布局產業轉型和產品升級,系統推進機組協同,不斷形成新的發展優勢。

  首先,全面開展產業創新統籌工作。

  一是認真研究行業發展趨勢,全面分析自身資源,從頂層進行戰略設計,加強創新創造,形成自身的核心技術與優勢品牌,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創新謀求先發優勢,推動企業實現主要由物質資源消耗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

  二是著力打造全方位發展生態機制,加快健全產業創新、發展的保障路徑、技術創新資源配置有機保障、技術創新成果的商品轉化,促進大中型、中高端、複合型耕整地機械產業創新要素與技術創新的要素集成,推進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有機融合。

  三是在產業坐標中找出自身精準定位,堅持質量效益型的發展定位,實施做大做強或做精做專目標,實施戰略突破。

  其次,努力突破產品升級制約因素。產品是企業發展的保證,我國耕整地企業應加快產品升級步伐。

  一是積極把握髮展機遇。牢牢抓住國家正積極推進保護性耕作工程、節水抗旱工程、土地深松工程和萬頃良田工程機遇,用適用先進的耕整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

  二是著力突破制約產品發展的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瓶頸」,為產品升級換代、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奠定基礎。提高防腐蝕、耐磨、耐疲勞、複合材料等新材料的應用水平。大力推進輕量化技術在產品中的應用,提高耕整地機械的適用性。

  三是加快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充分運用積極推進信息化、數位化、柔性化、敏捷化等先進位造技術,占據價值鏈高端。

  再其次,持續推進企業機組資源協同。優化主機企業、耕整地企業間的產業資源和發展能力,著力實現新的突破。

  一是著力尋求戰略聯盟的集聚效應,通過主機和農機具企業之間的戰略聯盟,形成價值增值的資源共享、互動格局,提高產品研發、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發展的主導力。

  二是著力實施產品的同步優化。積極實現主機和耕整地機械的同步設計和統籌製造,做到功率、液壓、材料、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最佳匹配,發揮出機組協同優勢。

  三是著力推進農機農藝的深度融合。堅持農機農藝同步協調發展,按照區域種植農藝的作業方式,開發系列適用產品,滿足市場和用戶的需求。

更多農機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機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