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初乳將擁有百億市場但需謹慎對待
2016年國際初乳及免疫球蛋白研究與應用高峰論壇29日在廣州舉行。獲悉,隨著《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的正式實施,牛初乳被歸納到營養類食品中,再加上牛初乳的功效得到專家的認可和重視,其發展也越來越迅速。據統計,2000年時,國內牛初乳市場規模大約只有兩三億元,到2012年前,該行業每年以超過30%的速度在增長。按照正常的發展速度,未來3-5年,市場容量將超100億元。
不過也有業內專家提醒,牛初乳確實有其營養價值,但也不宜過度炒作。
國內產品年產不足600噸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表示,牛初乳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長因子,具有免疫調節、改善胃腸道、促進生長發育、改善衰老症狀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據她介紹,目前國內生產牛初乳的企業大部分在黑龍江,生產牛初乳產品不足600噸。
中國臨床免疫學會副主任委員陳同辛在論壇上表示,牛初乳與牛奶的差異非常明顯。「從檢測的數據可以看出來,初乳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而三天後再擠出來的乳汁,含量水平極速降低。蛋白成分里最重要的就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特別是後者,是功能性的蛋白質。牛初乳里的乳清蛋白含量也非常高,但隨著擠奶時間的推移,其含量也在迅速降低。」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學教授蔣卓勤也在論壇上表示,牛初乳比過渡乳及成熟乳的乳清蛋白含量都高,而乳糖含量卻較低。另外,一些免疫物質,活性物質比較高。
成分不穩定收集是難點
隨著大健康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再加上國家二胎政策的實施,營養品市場需求迅速擴大。據統計。牛初乳行業發展至今,在國內大約已經形成5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而在中國銷售市場總量約30億元左右。
湯臣倍健 、培芝、生命陽光、紐西蘭威士蘭乳業等乳企與營養品企業也參加了此次論壇。其中,紐西蘭威士蘭乳業是目前紐西蘭最大的牛初乳收集和加工的企業。其中國區總經理華夫在會上透露,近年來,該公司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牛初乳,低的時候,年銷三四十噸,高的時候可達上百噸,平均來看也可以穩定在五十噸。「我們看好這個前景,以後和更多廠商合作。」
目前,中國還不允許將牛初乳作配方奶粉的原料。不過,對此蔣卓勤認為「不是營養不好,而是很難保證原材料是不是真的初乳。且初乳作為非成熟乳成分不穩定,用量難把握。基於多種原因,國家層面怕誤導 老百姓 ,所以才一刀切不允許在配方奶粉中添加牛初乳。」
2016-2021年中國牛初乳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牛初乳的發展空間確實存在,但不宜過度炒作。一方面,牛初乳還是小眾產品,產量也非常有限,本身價格就比普通牛乳貴。對於牛初乳的定義,有的說法為母牛生產後三天內擠出的奶,但也有人認為,就應該是小牛出生後擠出的第一道奶,因為它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如果按第一道奶這樣算,一頭牛一年也只能產一兩公斤初乳。」可見收集初乳非常難。另外,雖然牛初乳在營養和免疫方面有獨特價值,但仍然也只是營養品,不能代替藥物。
更多牛初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牛初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