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隨著世界經濟的疲軟而遭遇資本市場的"寒冬",但總體來看,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已經成為僅次於銀行貸款和公開上市的重要融資手段,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在面 臨困難的同時也面臨著快速發展的機遇。現對股權投資前景分析。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從90年代萌芽至今已走過了二十餘年,活躍在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上的天使、VC和PE機構已超過萬家,管理資本量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市場規模較20多年前實現了質的飛躍。
股權投資是非常古老的一個行業,但是私募股權投資則是近30年來才獲得高速發展的新興事物。根據最新發布的權威數據顯示,有超過70%的高淨值人士計劃增配私募股權基金,預計2017年PE/VC產品的募集和管理規模占比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2017-2022年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目前我國的私募股權基金(PE)已有很多種,包括陽光私募股權基金等等,私募股權基金的數量仍在迅速增加。與專注於股票二級市場買賣的炒股型私募基金一樣,PE基金本質上說也是一種理財工具,但是起始投資的門檻更高,投資的周期更長,投資回報率更為穩健,適合於大級別資金的長期投資。雖然私募股權基金的募集對象範圍相對公募基金要窄,但是其募集對象都是資金實力雄厚、資本構成質量較高的機構或個人,這使得其募集的資金在質量和數量上不一定亞於公募基金。可以是個人投資者,也可以是機構投資者。
第一個是全球化。大家知道,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經歷過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通過進出口貿易實現產品的全球化;第二階段是產能的全球化;第三個階段是資本全球化,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央企和一些大的民營企業在海外收購。最近一種新的全球化模式,是以我們的金融機構、保險公司為代表,在海外大量收購不動產。向海外的風投也是一個新的趨勢,比如,我們在矽谷剛剛收購了一個機構,那邊的合伙人是中國第一批到斯坦福留學的工程博士;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在矽谷也收購了一個機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中國的創投資本走出去,到矽谷,到全球很多技術創新的基地去設機構,投資於領先的科技,虛擬現實、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大數據、雲計算、3D列印、無人駕駛汽車等等,這是全球化帶來的機會。
第二個趨勢是城鎮化。中小城市、區域性的中心會得到更大支持,帶來房地產、建材、公共設施、公共運輸的投資機會。
第三個趨勢是數位化。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大數據將進一步影響我們的生活。
第四個趨勢是顛覆化。商業模式顛覆化,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對傳統行業的衝擊,如電動汽車、可穿戴設備、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等。
第五個趨勢是文明化。主要是消費向中高端上移,即消費者開始產生精神層面上的需求,這將帶動影視、旅遊等文化產業及健康等醫療行業的投資。
第六個趨勢是整合化。在服務行業里會出現新的服務和新的消費。新的服務主要靠整合,同樣做餐廳,為什麼麥當勞、KFC能做那麼大?他們是靠整合連鎖、加盟等模式。
第七個趨勢是民營化。三中全會以後,混合所有制會漸漸成為市場的主旋律。
第八個趨勢是本土化,主要是指個人消費品。國產品牌提升速度極快,包括像361°、特步、匹克等體育服裝,都是國產品牌中崛起速度相當快的。過去我們熟知的外資品牌服裝,比如香港的真維斯,現在在中國看不到了。品牌的國產化和本地化,是我們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第九個趨勢是低碳化。環保也有很多機會,空氣治理、污水處理、土壤修復、固廢、噪音等等。
第十個趨勢是升級化。這將主要來源於工業4.0和智能製造。
中國股權投資的這十個趨勢也伴隨著一些政策利好的釋放,如國家對創新創業的大力支持,新三板等多層資本市場的建立和完善。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發展,中小創新型企業將逐步成為經濟的支撐,而新三板等多層資本市場的應運而生將為中小創新型企業提供有力的資本支持,同時給股權投資帶來革命性的新機遇。
更多股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股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