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京東、天貓、蘇寧在線上家電網購市場中,市場份額分別為62%、26%和10.5%,合計占比98.5%,三分天下格局形成。在中國家電連鎖市場上,除了被人熟知的國美、蘇寧之外,還有一大批以匯銀為代表的區域家電連鎖商。以下對家電連鎖市場規模分析。
家電連鎖市場規模分析,2018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規模達到4213億元,同比增長9.7%。相較於2017年同比增長11.9%,中國家電市場2018年整體增速放緩。中國全渠道家電銷售規模中,蘇寧易購銷售份額高達21.1%,領跑全渠道。京東13.9%的份額位列第二,其次是天貓和國美電器,份額均為7.5%,其他渠道則占48.7%。
中國家電行業的供給和需求存在較大差距,整體由出口導向、投資拉動的以製造業為中心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向以內需為主、消費拉動、創新驅動的以服務業為中心的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中國逐漸從製造大國轉向服務大國。現從六大市場運行現狀來分析家電連鎖市場規模。
目前,價格仍舊是家電連鎖企業競爭的重點。打價格戰也是各賣場吸引顧客的重要方法。縱觀各大家電連鎖企業的各個賣場,各種形式的促銷活動讓人應接不暇。每逢節假日,店慶日各種特價商品,優惠券活動,抽獎活動都搞得有聲有色。低價一直是家電連鎖市場規模的經營戰略,也是家電連鎖市場受到消費者青睞的主要原因。
非價格行為是指價格行為以外的競爭行為,其目的在於擴大家電連鎖行業的服務差異化,擴大市場占有率,構築進入障礙,獲得更多的盈利。在寡占的市場結構中,非價格行為競爭的主要手段是拓展服務的價值鏈,如提高服務的質量、加強廣告宣傳、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應用等。家電連鎖市場規模分析,對於消費者來說,價格固然重要,可質量和服務也同樣重要。由此可見,現在市場的競爭是服務的競爭。顧客就是上帝,產品是賣給顧客的,零售業市場是直接與顧客接觸的市場,在服務方面的功夫不可缺少。
除了打價格戰進行競爭,「開店戰」也是各個家電連鎖企業擴張得到主要手段。門店的增多除了能給廠商節約成本,帶來規模效應之外,門店總數和進入城市數是衡量一個家電連鎖企業競爭實力的表現,也是排擠其他廠家,占領市場的重要方式。所以各個家電連鎖企業都進行瘋狂的跑馬圈地式的開店擴張。家電連鎖市場規模分析,2007年國美和蘇寧的門店數量仍舊維持了較高的發展速度,國美的門店數目也由2006年的820個增加到現在的1020個,蘇寧的門店數由2006年520個增加到2007年632個。2008年它們也都不約而同的將門店擴張列入發展計劃中,這再次表明,2008年,網絡布局仍將是家電連鎖業競爭的重要方式之一。
雖然家電連鎖業迅速發展,但就全國範圍來看,兩大巨頭覆蓋的城市仍是少數,各商家的網絡布局,一般都把東部沿海城市作為戰略布局重點,這是由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性決定的。因為一線城市經濟較發達,人均收入高,消費能力強,商家喜歡把戰略重點都放在大城市,而許多的二三級城市仍是一片空白,在中小城市中,當地的一些家電超市,電器城銷售優勢明顯。家電連鎖市場規模分析,截止到2005年底,國美集團在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以及港澳地區均設門店,而蘇寧以江浙一帶為主戰場,目前門店也遍及28個省、市、自治區。
在企業擴張策略上,國美和蘇寧採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一個在資本市場上全面併購、致力做大、做強,霸氣十足;一個自主發展,穩紮穩打,但略顯闖勁不足。在贏利模式上明顯出現了內生性增長和外生性擴長兩種不同的主導模式,家電連鎖市場規模認為,外生性擴長雖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門店數量,但對於單店效益以及單店擴張成本是否能帶來相應銷售額方面的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併購的越多,整合的難度可能越大。
所謂市場集中度是表示在某個產業或市場中,買方或賣方所具有的相對規模結構的指標,如果在某個市場中,企業數目越多,單個企業所占比例越低,該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行業集中度,即CRn,是最常用、最簡單易行的絕對集中度的衡量指標。家電連鎖市場規模指出,CRn是以規模處於前幾家的企業有關數值在同期行業中所占的市場份額之和來表示,其統計口徑可以是銷售總額,資產總額,利潤等。
家電連鎖市場規模分析,隨著城鎮化的加速推進、人民收入的增加、住房條件的改善,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購買能力顯著增強,對家電產品的期望也越來越高。「85後」和「90後」新生代人群逐步成為消費主力軍,品質化、智能化、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特點也日趨凸顯。
更多家電連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電連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