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中國金屬切削機床産量5.6萬台,同比增長12%。2018年1-4月中國金屬切削機床累計産量18.7萬台,累計增長6.3%。那麽機床行業發展趨勢會是怎麽樣的呢?
通過對機床行業分析得知從2017年開始,“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工業4.0”等詞語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眼前,而這些詞語都在向傳遞一個信號:中國要大力發展制造業。機床作為工業母機,和衆多行業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制造業發展,機床衆多上下遊迎來發展機遇,也給機床行業帶來了一個龐大的潛在市場,其中由以金屬切削機床表現最為明顯。根據2017年的數據來看,金屬切削機床的産量相較于2016年增長了7.7%(2017年10月的數據)。機床行業處于回暖期,從這個角度看金屬切削機床的增長勢頭在未來保持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從金屬切削機床的下遊來看,我國汽車、電子、船舶等行業處于上升階段,對于金屬切削機床的需求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所以綜合分析,未來金屬切削機床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1)機床需求結構升級,高檔數控機床需求旺盛
國家對高檔數控機床市場的發展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中國制造 2025》將“高檔數控機床”列為未來十年制造業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中國制造 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明確了高檔數控機床未來發展目標,“到 2020 年,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 70%,到 2025 年,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 80%”。高檔數控機床的需求側將傳導至供給側,有力推動數控機床結構升級,而以生産高檔數控機床的企業將迎來有利發展機會。
(2)工業 4.0 時代,助推數控機床向智能化、網絡化、柔性化方向深入
工業 4.0 的到來要求通過智慧工廠、智能生産線、物聯網等工具,實現生産和流通領域的智能化,進而為消費者提供高度個性化的産品,與此相適應,數控機床必須向智能化、網絡化、柔性化發展以滿足工業 4.0 的深層需求。
(3)單體機床逐步減少,“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成套設備越加普遍
單體機床的銷售將逐步減少。 當前數控機床的銷售主要是數控機床的單機銷售,隨著下遊生産企業競爭加劇以及成本上升,尤其是勞動力生産成本急劇上升以及勞動力短缺情況愈加頻繁時,將倒逼更多無人化自動生産車間的出現,單機銷售下遊客戶對自動化生産線以及無人化車間的需求將上升。 無人化車間將先以“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成套設備出現,先行解決勞動力生産成本急劇上升的痛點。“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成套設備的普及將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特點,是實現打造未來智慧工廠與智能生産線的重要一步,更是數控機床生産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傳統中國工業企業是數控機床最大的需求和增長市場,如今我國鋼鐵、機械等傳統重工業産能過剩嚴重,對數控機床的需求開始萎縮,進而導致重型機床供過于求。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步普及、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産品、通信等 3C 産業終端設備的推廣及發展, 3C 行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消費電子行業産品並將成為行業的新增長點,並有力推動應用于該領域的輕型切削數控機床的發展。
長期以來,國內大多數數控機床企業只專注于生産某一領域的單一機床産品,並不具備提供自動化生産線的解決方案的能力。近年來,下遊企業對機床供應商提出了新的需求,趨向于與具備成套的設備生産能力、提供全套解決方案或承擔更為複雜的工程總承包項目的能力、自動化系統改造的能力的供應商合作。擁有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産線交鑰匙工程能力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商將可以滿足客戶多方面的生産需求,進而提高客戶黏性。此外, 國家和地方政策對制造業進行自動化生産線建設的鼓勵也必將推動智能制造裝備供應商向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方案提供商轉變。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市場需求巨大,吸引了大批國際品牌數控機床企業入駐搶占中國市場。 FANUC、 Brother 品牌的國際數控機床品牌具備先發優勢,其技術水平較高、更具品牌知名度,在全球數控機床産業高端市場、中高端市場均有較高的市場份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不斷自主研發和汲取國外經驗,我國國産數控機床産業從無到有,市場不斷壯大。
通過對機床行業發展趨勢的簡單解析得知我國制造行業發展強勁,特別是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領域的崛起,為我國機床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但我們也需要注意,新技術的産生也對機床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床向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本質上都是為了適應新的生産要求。日本在機床發展的道路上走的較遠,他們的發展過程對我國機床行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我國機床企業可以在汲取他國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走得更遠。好了,以上便是筆者對機床行業發展趨勢的簡單解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