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工具機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具機展覽會(CIMT2025)上,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450家展商齊聚北京,共同探討工具機行業的發展趨勢。展會規模創下歷屆之最,成為近10年來全球最大的工具機展,充分展現了中國工具機市場的旺盛需求與行業企業的創新活力。
《2025-2030年中國工具機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顯示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工具機作為製造業的基石,其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全球主要工具機工具企業紛紛加快在中國境內布局,通過在中國建廠或擴大產能,積極搶占市場份額。本屆工具機展吸引了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具機協會、貿促機構等組團參展,800多家外資企業集中亮相。眾多外資企業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如日本希村帶來3台超精密工具機與4種應用解決方案;韓國迪恩工具機展示了包括在中國生產、專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8台設備,規模為歷屆之最;德馬吉森精機攜8款高端工具機及3款自動化方案亮相,其中兩款為中國首秀。
工具機市場布局分析提到在本屆工具機展上,數位化、智能化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趨勢。全球首台集成AI晶片與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數控系統——「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現場發布。該數控系統採用AI+智能傳感器,將大語言模型與專用資料庫結合應用於工具機故障診斷,其維修判斷能力相當於工作三年的工程師水平。此外,攜匯智聯(北京)公司發布的最新版本NC-Link互聯互通協議,藉助這一「標準語言」,可實現工具機之間的「對話」,有力支撐工具機智能化的實施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周濟指出,藉助人工智慧技術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已成為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核心技術路徑,新一代智能製造則是這一路徑上的關鍵環節。
中國本土工具機企業在本屆展會上也亮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北一工具機推出一款名為「金牛座」的五軸龍門車銑複合加工中心,該工具機主要用於燃氣輪機、航空發動機等高端零件的一體化加工。北一工具機總工程師馬建川表示,這款工具機將30餘年的製造經驗和技術優勢創新集合到一起,既能重載重切,又能實現高速度、高精度,工具機精度已達微米級,即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度。浙江博谷精密公司的超精密車床主軸迴轉精度小於0.1微米,重複定位精度小於0.2微米。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行業發展工作委員會高級顧問吳曉健表示,國產數控工具機製造水平已普遍提高,通用技術工具機集團、北一工具機集團、濟南二機、秦川工具機集團、武重工具機繼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一大批新興工具機企業快速發展,如北京精雕、大連科德、山東豪邁、上海拓璞等,其製造水平也達到行業領先。
在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工具機市場憑藉其規模優勢、政策紅利和創新活力,為全球工具機產業提供了確定性。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工具機消費國(占全球32.5%)和生產國(占全球32.1%),已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2024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達34萬億元人民幣,連續十餘年位居全球首位,為工具機產業提供了龐大的應用場景。無論是航空航天、汽車製造,還是精密電子和儀器、新能源裝備,都離不開工具機技術的突破與疊代。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會長毛予鋒表示,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過程,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應用場景,將為全球及中國工具機工具產業帶來難得機遇。
綜上所述,2025年全球工具機市場呈現出外資企業加速在華布局、工具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加速、本土工具機企業創新成果顯著以及中國工具機市場為全球產業提供確定性等多方面特點。在全球經濟格局變化的背景下,中國工具機市場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為國內外工具機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更多工具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具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