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製造業加速轉型的背景下,工具機作為「工業母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4月21日至26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具機展覽會在北京盛大舉行,吸引了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450家展商參展,成為全球工具機行業的頂級盛會。本屆展會不僅規模創歷屆之最,更展示了中國工具機行業在數位化與智能化領域的創新成果,為全球製造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工具機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本屆工具機展以「融合創新 數智未來」為主題,旨在推動信息化技術與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加速融合,傳統工具機正變得越來越「聰明」。展會上,全球首台集成AI晶片與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數控系統——「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正式發布。該系統採用AI+智能傳感器,將大語言模型與專用資料庫結合應用於工具機故障診斷,其維修判斷能力相當於工作三年的工程師水平。此外,最新版本的NCLink互聯互通協議也在此次展會上發布,通過這一「標準語言」,工具機之間可以實現高效「對話」,為工具機智能化的實施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展會現場,大批中國本土企業紛紛亮出「看家本領」。一款名為「金牛座」的五軸龍門車銑複合加工中心成為北一工具機展台的焦點。該工具機集成了30餘年的製造經驗和技術優勢,主要用於燃氣輪機、航空發動機等高端零件的一體化加工。其精度已達微米級,即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度,在國內甚至全球都屬領先技術。浙江博谷精密公司的超精密車床主軸迴轉精度小於0.1微米,重複定位精度小於0.2微米,不斷挑戰精度極限。這些創新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國工具機行業在高端製造領域的實力。
全球工具機行業在經歷短期波動後呈現分化復甦態勢。本屆工具機展作為中國工具機行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展示了全球工具機產業合作的新動向。日本希村此次參展帶來3台超精密工具機與4種應用解決工藝方案;韓國迪恩工具機展示了包括在中國生產、專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8台設備,規模為歷屆之最;德馬吉森精機攜8款高端工具機及3款自動化方案亮相,兩款為中國首秀。這些外資企業的積極參與,表明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近年來,全球主要工具機工具企業都加快在中國境內布局,紛紛在中國建廠或擴大產能。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工具機消費國(占全球32.5%)和生產國(占全球32.1%),已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2024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達34萬億元人民幣,連續十餘年位居全球首位,為工具機產業提供了龐大的應用場景。無論是航空航天、汽車製造,還是精密電子和儀器、新能源裝備,都離不開工具機技術的突破與疊代。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過程,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應用場景,將為全球及中國工具機工具產業帶來難得機遇。儘管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但中國市場的規模優勢、政策紅利和創新活力將為全球工具機產業提供確定性。
總結
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具機展覽會不僅展示了中國工具機行業在數位化與智能化領域的創新成果,更凸顯了中國市場在全球工具機產業中的重要地位。隨著全球製造業的加速轉型,中國工具機行業將繼續引領行業發展,為全球製造業提供新的發展方向和機遇。
更多工具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具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