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1月,車險市場保費收入為6699億元,增速為10.34%,預計12月單月增速將有所回落,全年增速將與2016年基本持平,全年保費規模約為7530億元。那麼車險市場現狀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車險市場分析得知2017年1-11月,全國汽車銷售2584.49萬輛,同比增長3.59%,為近5年的最低增速。其中乘用車銷售2209.14萬輛,同比增長1.91%;商用車銷售375.35萬輛,同比增長14.79%。在乘用車低迷的情況下,伴隨國家經濟形勢的好轉,商用車的更新換代,商用車實現快速增長,預計全年銷量將超過415萬輛,創歷史最高,是今年車險市場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財險保險行業從1979年恢復以來,保費增長和承保盈利有一定的變化規律,以此為參考可將財險的發展劃分為5個周期。
1979至1996年為恢復發展期。全國保險會議召開以後,財險保費收入從4.6億元增長到了452.5億元,年平均增速超過GDP增速,此時第三者責任保險作為法定保險對待,奠定了車險為主的行業基礎。
1997年至2002年為競爭形成期。 保險公司數量增加到了23家,競爭格局形成並加劇, 保險費率由此不斷下滑至3.29%,保費年收入年均增速小於11%,慢於GDP增速。
2003年至2009年為高速增長期。2003年開始保費收入進入了高速增長期,車險、農險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不斷出台,再加上汽車銷量的高速增長,至2009年保費收入增長至2875.83億元。
2010年至2014年為盈利發展期。2008年70號文的出台保障了保險公司進入盈利發展階段。
2015年以來為平穩增長期,2017年財險保費收入規模已達10,541億元,增速為13.76%。
我國財險市場主要有機動車保險、企業財產保險、農業保險、責任險、意外傷害保險、短期健康保險等組成。 截止2017年,機動車保險占比 74%,仍是財險的最主要險種。占比第二大的是農業保險,占比僅 4.5%,企業財產保險、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也都只占財險市場的小部分。財險市場整體呈現車險獨大,其他險種跟進的特點。
在目前財險業務上,車險無疑仍是占比最高、對行業影響最大的子板塊。車險保費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和財險整體發展趨勢趨同, 2007年我國車險保費1484億元,而2017年已經達到7521億元,增長407%。這主要得益於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2017年底汽車保有量已達3.1億輛。
相較於車險,非車險在近年來發展更快。我國車險保費近10年複合增長率為17.9%,責任保險保費複合增長率為20.6%,信用保證保險複合增長率為23.68%。在近三年,車險保費複合增長率為10.16%,責任保險和農業保險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0.1%與13.1%。可見財險行業主要的非車險保費增長速度大於車險保費增長速度。預計這個趨勢會繼續保持,車險占財險市場比例將持續降低。
中國目前的車險費率制度,是「從車主義」。即車險保費多少,主要取決於這輛車本身的各項情況,如車的購置價、座位數、排量、購車年限等,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出一個基本的車險保費價格,再根據這輛車的上年理賠次數來打不同的折扣。這就導致了中國的車險定價模式非常的單調,相似情況的車型,保費也都是差不多。在中國,車險銷售人員能聽到的客戶對價格不滿所提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去年沒出過險,還能再便宜一點嗎」,答案都是無力的「不能了,已經是最低折扣」。或者可以這樣說,隨便找一個工作經驗有數月以上的車險銷售人員,告訴他一輛五座私家車的購置價,他都可以不加計算地告訴你,這輛車的各項保險險種分別需要多少錢。
通過對車險市場現狀的簡單解析得知我國機動車輛保險從總量上來說,總的保費收入不斷增加,但是我們也必須要看到區域發展不均衡、投保率偏低的現狀,應加強對車險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投保率;規範汽修市場,加強對業務人員的培訓提高理賠效率;同時也可以借鑑機動車輛保險已開發國家的成功經驗,提高機動車輛保險產業整體效益,促進機動車輛保險業務的健康持續發展以上便是筆者對車險市場現狀的簡單解析了。
更多車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車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