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4月我國稀土出口量為15626噸,同比下降4.3%。在貿易戰爭的博弈下和稀土開採及出口政策的完善下,今年我國稀土出口量將有所下降。下面進行稀土行業現狀分析。
我們中國的稀土儲量為4400萬噸,2017年按指令計劃生產了10.5萬噸稀土氧化物,2018年增至12萬噸。新的地質勘查結果表明,中國在浙江、江西等省的多個地區發現了新的稀土儲量,中國的海洋科考在海底多處發現了稀土儲量。2018年,基於環保的要求和監管的累積效果,計劃外的稀土供應降至近5-10年來最低。
輕稀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礦區,其稀土儲量占全國稀土總儲量的83%以上,居世界第一,是我國輕稀土主要生產基地。離子型中重稀土則主要分布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等南方地區,尤其是在南嶺地區分布可觀的離子吸附型中稀土、重稀土礦,易采、易提取,已成為我國重要的中、重稀土生產基地。
2018年,國家對稀土產業的規範管理與調控初見成效,環保回頭看、打擊稀土違法違規專項整治行動的常態化等系列安排有效抑制了稀土行業黑/灰產業的進一步惡化,以六大稀土集團為核心探索稀土行業供給側改革工作穩步推進。
與此同時,海外稀土資源進口量的增大,較好的補充了國內稀土原料的供給,稀土行業發展整體趨於穩定。整體而言,2018年,隨著我國稀土資源保護不斷加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管理政策不斷完善,行業面貌得到了一定改善。
2016年,稀土「十三五」規劃正式出台,其中明確,2020年底,六大稀土集團完成對全國所有稀土開採、冶煉分離、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整合,形成科學規範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2017年底國家商務部同意放開稀土進口。隨著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深水區,稀土的供應開始受到政府的強力管制。
稀土「打黑」和整合6大稀土集團等重磅政策頻繁出台,我國稀土礦供應量將持續收縮。我國越來越重視科技的投放力度,未來將繼續加大稀土高端產品的技術研發投入,建立專利聯盟,將國家在稀土資源開發中收取的資源稅主要投入到稀土高端產品的研發中,進行長遠技術布局,搶占稀土產業的技術制高點。以上便是稀土行業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