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國第一批稀土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66000噸,對應2019年的50%。稀土材料由於其本身的特殊性能和在高新技術如新型傳感器、污染物處理催化劑等中的廣泛運用,成為這些未來夢想能夠實現的基礎支撐,受到世界各國的熱捧。以下對稀土產業布局分析。
目前,我國企業在稀土高端材料中的國際市場份額約為25%,其他市場主要被歐美日等先進工業化國家企業占有。2019-2024年中國稀土磷肥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參考磁性、催化、發光、儲氫等主要稀土功能材料產業指標和各領域專家意見,《規劃》確定行業高端功能材料市場占有率指標到2020年爭取達到50%以上。
我國稀土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滿足了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為全球稀土供應作出了重要貢獻。長期以來,我國認真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促進稀土的公平貿易。我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為我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稀土產業布局。
稀土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國稀土資源豐富,在全球市場中領先。中國作為稀土資源大國,在稀土產業布局深入。為了更全面的了解我國稀土市場發展現狀,研究機構梳理出國內稀土開發區9個。據統計,稀土開發區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廣東省、四川省、甘肅省以及內蒙古。按開發區數量來看,擁有稀土開發區數量最多的省市為江西省,開發區數量為3個;四川省、內蒙古分別均為2個;甘肅省、廣東省各1個。
從面積來看,僅內蒙古的稀土開發區總面積在1000公頃以上,為1610.26公頃;其次為江西省,稀土開發區總面積為982.48公頃;甘肅省排名第三,稀土開發區總面積為659.86公頃。整體來看,分省市稀土開發區面積排名依次為內蒙古、江西省、甘肅省、廣東省、四川省。
具體來看,位於內蒙古的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積最大,達956公頃,主導產業包括稀土材料及應用、鋁銅鎂及加工、裝備製造。其次為甘肅省的白銀劉川工業集中區、內蒙古的包頭金屬深加工園區、江西省的江西尋烏產業園、廣東省的廣東平遠縣產業轉移工業園區,以上稀土開發區面積排名全國前五。
未來,稀土應用產業發展將迎來眾多機遇。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高性能醫療設備等領域將大幅增加稀土永磁材料產品用量。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電廠等工業窯爐廢氣脫硝、機動車尾氣淨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治理等領域可為稀土催化材料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