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有約26套丁烷深加工裝置陸續投產,新增丁烷需求456萬噸/年。丁烷行業發展初期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中國丁烷行業發展起步也較晚,因此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都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以下對丁烷行業趨勢分析。
2018年前三季度,在地緣政治風險推動下,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直接推高了進口丁烷價格,在這兩者的共同影響下,國內正丁烷價格也水漲船高。以國內正丁烷的主要產地山東市場價格為例,丁烷行業分析指出,2018年山東地區正丁烷均價為4600元/噸,同比上漲11%,成本的快速升高成為推動順酐市場三季度上漲行情的重要推動力量。
排除2月自然日較少以及新增統計廠家等因素的影響,上半年國內丁烷月均產量基本維持恆定。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丁烷供應量不等同於實際商品量,並且由於正丁烷異構所得異丁烷屬於配套裝置,其異丁烷產量不在統計範圍內。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丁烷行業趨勢。
原料正丁烷方面,隨著近幾年國內煤改氣,民用氣以及烷烴化工方向的不斷發展,國內液化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擴大,丁烷行業趨勢分析,2018年國內供應缺口達2000萬噸左右,因此供應缺口支撐了正丁烷價格在2019年持續在4000元/噸上下運行,另外原油已經升高至64美元/桶以上,也支撐了基礎化工燃料的價格,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業生產用氣的採購成本,後續正丁烷價格仍有跟漲油價機會,屆時丁烷法順酐生產壓力恐繼續擴大。
2018年丁烷法順酐產能達到79萬噸,遠超過國內主要下游樹脂的實際消耗能力,尤其是近幾年樹脂產業受環保,安監影響明顯,開工率難有提升,因此加重順酐供需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順酐價格操作空間。丁烷行業趨勢分析,而2019年大宗化工產品普遍面臨與原油脫節的情況,化工產品價格均處於近年的低位區間徘徊,終端需求恢復遲緩等也加重了供需差異化,順酐上下游產業鏈走勢出現分歧,也加重了順酐賣方市場操作壓力。
而與丁烷法順酐工藝相反的是,苯法順酐工藝擺脫虧損局面,自2016年的間歇性盈利轉為2019年長期盈利局面,因苯法順酐原料加氫苯受可替代品種純苯國產貨增長速度過快,國內供應缺口不斷縮小,區域性競爭激烈,限制了加氫苯可操作機會,丁烷行業趨勢分析,目前加氫苯價格已經明顯低於正丁烷價格,因此苯法盈利目前較為可觀,且此種局面將延續。
丁烷行業趨勢分析,烷異構化裝置作為異丁烷脫氫的配套裝置,目前國內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山東市場,丙烷9成以上脫氫均配備相應規模正丁烷異構化裝置。目前國內正丁烷異構加工能力達到138萬噸/年,可以認為該裝置是正丁烷的重要下游。隨著夏季的到來,液化氣傳統淡季作用下,丁烷價格大幅回落,丁烷異構化利潤逐漸提升。
更多丁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丁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