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烷基化產能達1452萬噸左右,對異丁烷需求量也達200萬噸以上,而異丁烷脫氫裝置產能達172萬噸。丁烷是近兩三年新興的熱門產品,在烷烴深加工中受到高度關注。以下對丁烷行業競爭分析。
丁烷行業競爭分析,2019年以來,國內丁烷市場便進入橫盤整理階段,據丁烷行業分析監測顯示,正丁烷以及異丁烷上下波動幅度不超300元/噸。截止目前山東地區正丁烷主流成交價在3900-4000元/噸附近,異丁烷主流成交價在4450-4500元/噸附近,當然由於稅票的因素,個別廠家價格偏高。
丁烷為無色易燃液體,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氣體。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引著回燃。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丁烷行業競爭。
首先,原料正丁烷方面,隨著近幾年國內煤改氣,民用氣以及烷烴化工方向的不斷發展,丁烷行業競爭分析,國內液化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擴大,2018年國內供應缺口達2000萬噸左右,因此供應缺口支撐了正丁烷價格在2019年持續在4000元/噸上下運行,另外原油已經升高至64美元/桶以上,也支撐了基礎化工燃料的價格,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業生產用氣的採購成本,後續正丁烷價格仍有跟漲油價機會,屆時丁烷法順酐生產壓力恐繼續擴大。
其次,順酐來講,2018年丁烷法順酐產能達到79萬噸,遠超過國內主要下游樹脂的實際消耗能力,尤其是近幾年樹脂產業受環保,安監影響明顯,開工率難有提升,因此加重順酐供需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順酐價格操作空間。丁烷行業競爭分析,而2019年大宗化工產品普遍面臨與原油脫節的情況,化工產品價格均處於近年的低位區間徘徊,終端需求恢復遲緩等也加重了供需差異化,順酐上下游產業鏈走勢出現分歧,也加重了順酐賣方市場操作壓力。
最後,而與丁烷法順酐工藝相反的是,苯法順酐工藝擺脫虧損局面,自2016年的間歇性盈利轉為2019年長期盈利局面,因苯法順酐原料加氫苯受可替代品種純苯國產貨增長速度過快,國內供應缺口不斷縮小,區域性競爭激烈,限制了加氫苯可操作機會,丁烷行業競爭分析,目前加氫苯價格已經明顯低於正丁烷價格,因此苯法盈利目前較為可觀,且此種局面將延續。
丁烷行業競爭分析,整體來看,異丁烷來源多樣化,需求量不斷增加,後期或以互供或自產自用為主,市場流通量將繼續縮減。短期市場走勢仍需關注市場供需和異丁烷脫氫裝置開停工動態。
更多丁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丁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