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珠寶品牌意識提升,我國珠寶消費在國際上占據重要地位,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的城市有194個,人均GDP超過8800美元,80、90後將成為市場消費主力,以下是珠寶首飾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近20年的時間,我國的珠寶首飾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從產值1個億發展到近1000億元,從業人員從2萬人發展到200萬人。珠寶首飾行業分析指出,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較大的鉑金消費國,年銷售鉑金量達140-150萬盎司;我國是亞洲較大的鑽石市場之一,年消費鑽石達11億美元。
截止2018年,我國珠寶首飾消費規模達到6965億元,較上年增長6.71%,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逐漸提升,珠寶首飾需求量也在穩步增長。從珠寶首飾整體消費結構來看,黃金仍是珠寶消費中最主要的品類,黃金產品消費占珠寶零售額52%,現從三方面分析珠寶首飾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珠寶首飾行業整體零售規模達5000億元,保值增值需求主導了過去幾年以黃金為首的珠寶首飾市場的持續快速增長。受益於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背景下購買力的增強以及黃金價格的大幅波動,過去幾年來國內珠寶首飾行業零售額實現了17%以上的年複合增速,是國內規模增長最為迅速的可選消費品之一。
我國珠寶首飾市場已形成境內品牌、香港品牌、國外品牌珠寶企業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其中,高端市場主要被Tiffany、Cartier、Bvlgari等國際知名珠寶首飾品牌壟斷。珠寶首飾行業發展趨勢指出,中高端市場競爭激烈,主要有傳統港資品牌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和境內品牌周大生、老鳳祥、明牌珠寶、潮宏基等。
我國三、四線城市的居民貢獻了近60%的城鎮消費總額,同時未來75%的消費增長將來自三、四線城市。中小城市的消費增長需求已成為我國消費市場的主要推動力。在目前二三線城市珠寶首飾品牌滲透率的相對較低的現狀下,隨著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三四線珠寶首飾市場的增長速度將持續高於一、 二線城市。
根據中寶協統計,目前行業內零售企業達到4萬多家,從行業集中度來看,前四位企業收入占比僅為16%,目前國內珠寶市場仍然存在大量地方品牌割據,而全國性品牌本身就強於品牌文化宣傳、媒體整合、滿足消費者對品牌的訴求,在渠道擴張與推廣上更具優勢也更為順利,大量的渠道布局也能進一步拉動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與信任。
目前,我國珠寶首飾消費市場主要以黃金飾品為主,相較於產品設計款式,消費者更注重於材質,產品同質化高,珠寶首飾企業設計基因不足。隨著市場成熟,珠寶首飾的設計風格、款式、工藝也日益被消費者看重,產品原創設計能力將成為珠寶首飾企業獲得市場份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以上便是珠寶首飾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珠寶首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珠寶首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