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被認為資源豐富的我國,水資源問題不容樂觀,人口占世界的22%,而淡水量僅占世界的8%,人均占有量為2400km³。下面進行我國水資源現狀分析。
整個水務產業鏈包括供水、污水設備生產製造,原水收集與製造、存儲、輸送,水的生產和銷售,水的供應網管、中水回用,污水排放,污水收集與處理、污泥處理等。
在整個水務行業產業鏈中,污水處理行業偏向下游產業,行業的上游產業主要包括排出污水的工業行業、污水設備製造業等,其中工業企業的發展狀況對於污水處理行業影響較大,工業污水和居民污水通過污水處理後再排入自然水體或通過中水回用返回企業和居民用戶。
水資源的需求幾乎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如工業、農業、建築業、居民生活等,嚴重的缺水問題導致我國城鎮現代化建設進程、GDP 的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
雖然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但由於人口數量龐大,人均用水量低,而其中能作為飲用水的水資源有限。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其他廢棄物進入江河湖海等水體,超過水體自淨能力所造成的污染。
水資源是人類寶貴的財富,供水具有成本,這就體現水的商業價值。但是我國現行水價偏低,在已開發國家水價與電價的比例是6:1,水比電貴,而在我國是1:1,甚至更低,水費往往只是象徵性地收一點,不講經濟效益,水利建設投資也是由國家財政預算加以解決。
近年來,國家對水利行業儘管進行了多方面和大量的改革,但水價調整力度遠遠不夠,目前水價根本起不到調節水資源市場供求矛盾的作用。統計資料表明:全國各地水費標準只達到測算成本的62%,農業水價還不到成本的1/3;水費僅占居民日常開支的0.3%左右。
目前,水資源嚴重缺乏構成的水危機已威脅到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使各國的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都面臨著嚴峻考驗。全球水資源為14億km³,工農業用水分別占世界用水量25%和70%。因人口急劇增長,全球人均水資源擁有量近幾年已減少25%。以上便是我國水資源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水資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資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