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全國供水總量保持基本穩定,平均年變化幅度保持在±1%左右。2018年我國供水總量為6015.5億立方米,同比減少0.46%。下面進行水利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水利行業分析表示,多年來,我國水供應基本上達到供需平衡。節水社會的倡導,我國人均用水量持續下降,2018年我國人均用水量431.92立方米,連續第5年下降。從需求結構看,農業用水一直是用水需求最大的產業,往往超過60%。其次是工業用水,需求占比約20%,第三用水需求是生活用水,最後生態用水。
2018年,我國農業用水達3693.1億立方米,占比61.39%;工業用水達1261.6億立方米,占比20.97%;生活用水達859.9億立方米,占比14.29%;生態用水達200.9億立方米,占比為3.34%。從占比變化趨勢看,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的需求占比逐漸增大,而工業用水的需求占比逐漸減少。
中國面臨嚴重的水污染問題,污水治理也一直是水環境治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來看,一方面,污水處理廠數量逐年遞增。2018年,全國污水處理廠增加至4332座,同比增長了14.6%,增速明顯提高。按照2009-2018年年均7.1%的複合增長率。
作為環保行業中的重要內容,污水處理行業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近幾年發展態勢較好,污水處理能力持續增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已達1.8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按照2009-2018年年均4.5%的複合增長率。
近年來,我國水文繼續採取多方面舉措,包括加強西部地區水文站網布設、補充大江大河源區和西部無人區水文監測站點、充實地下水超採區的監測站網、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強化河湖水生態系統監測力度,健全完善水文應急監測體系等。
從行業能力建設領域來看,國家制定一系列的水利相關文件,指出要高度重視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加強相關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工程建設前期工作,採取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做好和完善各類水利項目前期工作,以及完善我國水文設施,如堤防、水庫和水閘等。以上便是水利行業發展環境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水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