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核心觀點綜述)2025年5月全球經貿領域迎來重要轉折點。中美雙方在關稅調整、供應鏈重構等領域達成階段性共識,同時中國強化對戰略礦產的全鏈條監管,在稀土等關鍵材料出口環節實施嚴格管控,標誌著全球經濟競爭已進入"技術+資源"雙軌博弈新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稀土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根據最新經貿會談成果,雙方同步啟動關稅動態調節機制:美國將暫停24%的對華加征關稅並取消91%原有附加稅項;中國對應調減反制性關稅措施,並終止非關稅限制。這一結構性調整使雙邊貿易成本下降超60%,涉及機電產品、稀土原料等300餘類重點商品。值得關注的是,雙方保留10%的彈性稅率空間,為後續政策微調預留緩衝機制。
中國近期召開專項部署會議並開展專項行動,建立"預警監控處置"三位一體的戰略資源管控網絡。通過強化海關稽查、數據穿透式監管等手段,重點防控稀土元素(如中重稀土氧化物)、稀有金屬及其製成品的非法流動。據行業數據顯示,僅2025年前五月,相關部門已查處多起涉及戰略礦產違規出口案件,有效遏制了關鍵資源外流風險。
汽車產業持續受益於消費端刺激政策,截至5月11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突破千萬份,直接拉動產業鏈上下游超2000億元市場需求。與此同時,腦機接口、商業航天等新興領域獲得專項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支持意見》明確將區塊鏈技術應用與數據算力中心建設納入重點扶持範圍。
在智能終端領域,廣和通聯合火山引擎推動AI玩具產業化進程,預計2033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級。松延動力發布的新一代仿生機器人已獲千台預售訂單,其搭載的多模態交互系統標誌著人形機器人向民用市場邁出關鍵一步。數據顯示,頭部企業正加速布局具身智能賽道,相關技術疊代周期縮短至68個月。
福建省出台政策支持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基建領域發行REITs產品,形成"技術研發場景應用資本回流"的良性循環。北京利爾投資AI晶片企業、雲南銅業籌劃礦業資產收購等案例顯示,產業併購與技術升級正成為上市公司突破發展瓶頸的核心路徑。
(總結展望)當前全球經濟競爭呈現關稅機制化、資源戰略化、技術產業化三大特徵。中國通過精準調控關鍵要素流動,在維護供應鏈安全的同時推動產業升級,新能源汽車、AI硬體、戰略礦產等核心賽道已形成政策市場雙輪驅動格局。隨著中美經貿對話進入常態化階段,雙方在高科技領域既競爭又合作的"競合關係"將成為影響全球產業變革的重要變量。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